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doc

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doc

ID:55008690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6

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doc_第1页
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doc_第2页
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doc_第3页
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doc_第4页
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江苏省启东市桂林小学陆美群摘要:新课程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培养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这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教的本质是为了学,学生的学是教的基础,教学应从学生学会学习出发,使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而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可能是一棵向日葵的种子,也可能是一棵小麦的种子……教师能给他们

2、的只有温度、湿度与养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呢?是我们每位教师一值思考的热点问题。一、在预习中——学会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期望自己获得成功,预习正是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动脑,自己理解与学习的过程,能让学生体验到发现与创造的快乐。如:学生学完《平行四边形面积》后,在教《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布置这样的预习题:(1)剪下课本中几组三角形;(2)5把剪下的三角形进行拼一拼,猜一猜,怎样计算一个三角

3、形的面积。我本想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来猜猜三角形的面积,他们只要能想到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可以了,结果多数学生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推导出来了,在预习汇报交流中,生1:我发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生2: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生3: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拼成图形面积的一半,我还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用底乘高除以2……看来有效预习既让学生学会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二、在活动中——学会学习新课标指出:数学

4、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理论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摸角、找角、做角、折角、变角、画角”等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认识角。学生能在摸角活动中,自主感知、发现了角的特点。在找角、数角、折角、同桌合作变出一个角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角。在变角的游戏中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自主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

5、大小有关。在画角中,学生画出了不同方向的角。在展示作品中,培养学生互相评价、帮助、欣赏的良好学习品质,使学生既学会学习又学会做人。5三、在交流中——学会学习荷兰数学家弗尔赖登塔尔曾经说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语言,用它特定的符号、词汇和句号去认识世界”。雅斯贝尔斯也说过:“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给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在生生交流中、师生交流中、与书本交流中,逐步学会使用数学术语进行思维,较完整地表达数学思想及方法,提高学生

6、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有这样一段学生交流的片断:我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选择最有把握的图形,去折一折、想一想、说一说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在交流中,生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生2: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生3: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生4: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话音刚落大家就争执起来,大部分学生支持学生3的,一部分学生在惘然。我引导说:还是说说理由吧!生4解释:如果当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时,把它沿着

7、对角线折叠后两边的图形就能完全重合,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生3接着说:我明白了,你说的是菱形啊,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四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其它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顿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喝彩声。我说:谢谢你们精彩的发言,同学们,刚才他俩的发言中有一个词用的特别好,你们知道是哪个词吗?生齐答:“特殊”。这时,学生的思维瞬间也都活跃起来,5生5:一般的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特殊的梯形,如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生6:在三角形中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其它的都不是……。

8、看着学生的兴奋的眼神,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些学生中,将有更多的“思维成果”与更多的人交流、共享。又如:在教学“平行线”后出示一组判断题:(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2)平行线之间的线段处处相等。学生通过讨论、辨析、交流,弄清了这组判断题都是错的和错误的原因,第一题缺条件“在同一平面内”,第二题“线段”应是“垂线段”。可见,学生在思辨交流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