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

ID:5501360

大小:982.7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2-15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_第1页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_第2页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_第3页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_第4页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混凝土课程设计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xxx所在学院:专业:指导教师:2015年01月目录1、计划任务书2、现浇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3、次梁的设计4、主梁的设计5、混凝土板的验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1设计任务书1.1设计资料1.1.1某民用建筑楼面如附图所示,底层层高H(从基础顶面到楼面的距离),计算高度取H0=H,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1.1.2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为15mm厚石灰砂浆粉刷(γ=17kN/m3)。混凝土容重为25kN/m3。1.1.3材料:混凝土:C30;钢筋:受力筋采用HRB400

2、、箍筋采用HPB300。1.2设计要求1.2.1按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要求对楼面梁板进行结构布置。1.2.2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及配筋;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1.2.3绘制楼盖施工图(2号图纸两张),内容包括:楼盖平面布置图;板、次梁配筋施工图。(1张)主梁设计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施工图;施工说明。(1张)注:①图纸采用交通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标准图签;②计算书应包括标准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完整过程,并装订成册。1.3分组楼盖平面尺寸如附图,具体尺寸按下面分组:学号:1、5、9、13…号:A=36m,B=18m,qk=5.5kN/m2,层高H=5m

3、;学号:2、6、10、14…号:A=30m,B=24m,qk=6.5kN/m2,层高H=5.5m;学号:3、7、11、15…号:A=36m,B=21.6m,qk=5kN/m2,层高H=5m;学号:4、8、12、16…号:A=30m,B=18m,qk=6kN/m2。层高H=5.5m。1.4参考资料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2.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3.相关课本1.5附图2计算书选择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楼面活荷载为qk=5kN/m2,楼面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板底为15mm厚石灰砂浆粉刷。2.1结构平面

4、设计图根据图1-1所示的柱网布置,选取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的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如图1-2所示。主梁的跨度为7200mm,间距为6000mm,次梁的跨度为6000mm,间距为2400mm。板厚的确定:=60mm,按构造要求,民用建筑楼板的最小厚度为60mm。故取板厚=60mm。次梁:根据经验,多跨连续次梁的截面高度333.33~500mm并且=240mm故取=450mm截面宽度mm取=200mm主梁:根据经验,多跨连续主梁的截面高度514.28~900mm并且=480mm故取=700mm截面宽度=233.33~350mm取=300mm图2-1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图2.2板

5、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2.2.1荷载计算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0.02=0.400;6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5×0.06=1.500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0.015=0.255恒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根据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荷载设计值为=1.2×2.155+1.4×5.000=9.586=1.35×2.655+1.4×0.7×5.000=8.484取=9.586。2.2.2计算简图及计算跨度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2400-120-100)+=2210mm=(2400-

6、120-100)+=2240mm取较小值=2210mm中间跨:=2400-200=2200mm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板的计算简图如图2-2所示。图2-2板的计算简图2.2.3内力计算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2-1表2-1板的弯矩计算截面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度中间支座弯矩系数+1/11-1/11+1/16-1/144.26-4.262.89-3.312.2.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板采用的是HRB400级,混凝土为C30。,,,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2-2表2-2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在平面图上的位置①~⑦轴间①~⑦轴间①

7、~②⑥~⑦轴间②~⑤轴间①~②⑥~⑦轴间②~⑥轴间M/(kN·m)4.26-4.262.890.8×2.89-3.31-0.8×3.310.1990.1990.1270.1020.1450.1160.8880.8880.9320.9460.9210.938(mm²)333.15333.15216.09170.31249.58196.04选用钢筋实际配筋面积./mm²403403265265314265验算配筋率: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2.3次梁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2.3.1荷载计算。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