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汊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马汊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ID:5501389

大小:1.02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7-12-15

马汊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马汊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马汊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马汊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马汊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汊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宁通公路雍六段养护改善工程B1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二零零四年六月二十日目录章节名称页码第一章工程概述第101节工程概况第102节临时工程第二章施工准备第201节施工组织机构第202节工程测量及工程试验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第301节质量标准第302节钢筋混凝土第303节钻孔灌注桩第304节承台第305节桥台、桥墩、系梁及盖梁第306节支座安装第307节箱梁支架设计第308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309节伸缩缝安装第310节桥面铺装层第311节马汊河大桥老桥拆除第四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401节质保机构与人员

2、配置第402节质量检查程序及质量保证措施第五章工期保证措施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第七章雨季施工及农忙季节的对策第701节雨季施工措施第702节农忙季节的施工安排第八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第801节文明施工第802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一章工程概述第101节工程概况101.01工程简况宁通公路雍庄立交至六合东段养护改善工程起于雍庄立交桥,止于宁通公路六合东立交,全线约14公里。马汊河大桥位于桩号0+726.188处,为老桥改建工程。原桥由两幅桥组成,西幅桥为四肋三波1-75米双曲拱桥,全桥长116米,桥面净宽9米,建于1973年,设计荷载为汽车-15

3、级,挂车-80;东幅桥为三跨30米预应力T梁+二跨10米空心板梁桥,全桥长111.44米,桥面净宽8.5米,建于1981年,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根据规划断面快车道拓宽改造为双向六车道,本次新建快车道的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西半幅双曲拱桥由于设计荷载低、东半幅梁桥桩基经验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两桥均需拆除重建。现状马汊河桥两侧各有一慢车道桥,本工程新建的快车道桥与原慢车道桥组成一座完整的包含快慢车道及人行道的桥梁。本次快车道桥仍分东西两幅,结构形式为三跨等高载面连续箱梁桥,跨径组合为36+54+36=126

4、米。每幅桥宽13.5米,其中车行道宽12.5米,两侧护轮带宽0.5米,桥面横坡2%,纵坡变坡点桩号0+710,小桩号侧纵坡为0.9%,大桩号侧为0.64%,竖曲线半径R=10000米。3#和0#桥台处各设一道SF-120型伸缩缝。本桥支座采用盆式支座,1号桥墩采用固定支座GPZ(II)10GD,2号墩采用GPZ(II)10DX,桥台处采用GPZ(II)4DX,桥梁墩台挡块与梁板之间设橡胶防震块,全桥共有700×700×30mm防震块8块。桥梁的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柱径D=1800mm,柱顶设一短横系梁,桩基采用双排灌注桩,桩径为D

5、=1500mm;两端桥台采用桩顶盖梁式桥台,单排桩,桩径D=1500mm。101.02工程主要技术标准2.1荷载标准:汽-超20级,挂车-120。2.2桥面横坡为双向2%。2.3桥面净宽:13.50m×2。桥长:126m。2.4高程系统:地面标高吴淞高程系。101.03合同工期及工程质量总工期为11个月,从2004年4月20至6月30完成老桥的拆除,2004年9月20日前完成桩基,至2005年3月31日竣工。本工程质量要求达到优良标准。101.04主要工程数量编号分项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数量1陆上Ф1.5m桩成孔m540.62水上Ф1.5m桩成

6、孔m8883I级钢筋Kg361934II级钢筋Kg6515505钢绞线Kg1036716混凝土m37258.47锚具M15-12套2048波纹管Ф内9.0米75199SF-120伸缩缝米51.210钢板、角钢钢套管Kg1025111砌石m3355211拆除混凝土m32039101.05工程桥址处流域、河道特征及地质概况马汊河是滁河在我市境内的一条重要的人工分洪道,桥址处河道断面为:河底高程-0.4米,河底宽度34米,两岸边坡1:2.5-1:1.5,河道中心线与设计道路中心线交角33度,最高通航水位8.65米,通航净宽38米,通航净高5米全桥

7、桥址址位于长江漫滩上,钻孔的勘探探深度范围内的岩土层划分自上而下为:①层,人工填土,褐灰-灰色,软塑,仅分布在J2孔。层厚6.3米。②-1层,亚粘土,褐黄-灰黄色-灰色,软塑,厚度1.0m-7.8m。②-1a层,亚粘土-淤泥质粘土,灰-灰黑色,软-流塑,仅见于J4孔,厚度5.1米。②-2层,亚粘土,灰黄-灰色,软-硬塑,厚度13.4-14.2米。②-3层,亚粘土,灰色、软塑,底部夹砂土,厚度6.5-9.6米。④层,粗砂混卵砾石,灰色,稍-中密,卵砾石含量约5-20%,厚度1.1-2.1米。⑤-1层,强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棕褐色为主,风化强

8、烈呈沙土状,遇水易软化,层厚1.5-4.5米.⑤-2弱风化泥质粉砂岩,棕褐-灰色,泥质胶结,节理裂屑发育,岩心上部较破碎,下部完整,岩质稍硬,该层未钻穿。本工程的桥墩桩基座落于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