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doc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doc

ID:55017687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6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doc_第1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doc_第2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儿童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0----2岁分不清主客体,属于第一自我高峰期7----8岁第二自我高峰期。11----14岁第三自我高峰期。处在自我高峰期的孩子,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小学阶段孩子要经历一个半到两个自我高峰期,因此小学的班主任更需要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以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另外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还具有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四个面貌,因为在小学阶段表现不明显,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2、掌握了书面

2、语言,并且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小学生阶段心理健康的标志1、能否适应学习任务,正常参加集体活动。2、情绪乐观,积极向上。3、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具有符合年龄特点的行为标志。教育重点1、入学适应。入学时应带学生熟悉校园、找厕所、操场、建立伙伴群。2、学习问题心理健康教育。3、预防学生学习疲劳,注意用脑卫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寻找契机,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运用科学教法与心理自然、恰当结合,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2、在班队活动中渗透

3、心理健康教育。(1)要求班队会主题鲜明,目的明确。(一会一题)(2)班队会内容附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3)活动中是否体现学生主体。要求呈现宽松、民主、融洽的气氛。3、在平时工作中做一人一事的心理疏导工作。4、利用网络或在班级内部设“知心信箱”等。教师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人性化。2、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精神。3、教师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艺术,不对

4、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理体罚。4、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现教育的情感化。5、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实现教育的生活化。学校班级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学校班级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专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教育磨练营;出心理健康报;设心理咨询信箱;设心理咨询电话;办心理健康广播站;设心理咨询室等。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教育,如在班队会;春游;班级干部的选拔;运动会;学生座位的排法;家长会等活动中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

5、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相信各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会象对待自己所有份内工作一样,积极去研究它,努力去实践它,保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健康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