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开挖光面钻爆设计方案

隧道开挖光面钻爆设计方案

ID:5502416

大小:25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2-15

隧道开挖光面钻爆设计方案_第1页
隧道开挖光面钻爆设计方案_第2页
隧道开挖光面钻爆设计方案_第3页
隧道开挖光面钻爆设计方案_第4页
隧道开挖光面钻爆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开挖光面钻爆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开挖光面钻爆设计方案一.钻爆设计总体说明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以减少超挖,避免欠挖和减弱对围岩扰动,提高开挖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工程地质状况对光面爆破的效果影响极大,在施工过程中,认真研究工程地质情况,合理确定出爆破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合理优化。光爆药卷有水地段采用φ20光爆专用药卷。掏槽布置以直眼掏槽为主。单位炸药消耗量的确定以满足较高的炮眼利用率和降低大块率,便于机械装碴为原则。起爆采用MFBB系列型发爆器起爆,起爆的通电时间4ms。二、光面爆破参数选择与设计为控制超欠挖,降低洞壁粗糙率,减少隧道通风阻力,对Ⅲ、Ⅳ级围岩尽量采用光面控制爆破技术。

2、决定光面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周边眼的光爆参数,上场后试验确定光面爆破参数,现拟定光面爆破参数见表7.4-3。表7.4-3围岩光面爆破参数序号围岩级别抵抗线W(cm)孔距(cm)E/W线装药集中度kg/m堵塞长度cm1Ⅲ60550.920.28302Ⅳ60500.830.25306光面爆破不偶合系数:式中:D——不偶合系数;dk——炮眼直径cm;di——炸药直径cm;α——爆生气体分子余容系数;ρ0——爆生气体的初始压力,Pa;[σc]——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Pa;r——绝热指数;光面爆破周边眼间距:E=54.2976Kpdi式中:Kp——岩石抗破坏屈服系数见表

3、7.4-2。表7.4-2岩石抗破坏屈服系数KpF值4~681012Kp0.560.530.510.48di——炸药直径cm;最小抵抗线:光面爆破炮眼间距与最小抵抗线之比取0.8左右,即E/W=0.8。W=1.25E式中:E——炮眼间距,cm;W——最小抵抗线,cm。光面爆破炮眼装填系数:式中:β——光面爆破炮眼装填系数;[τ]——岩石抗剪强度,Pa;6[σe]——岩石抗拉强度,Pa;L——炮眼深度,cm。其它代号同前。三、各级围岩炮眼布置图Ⅲ级围岩炮眼布置示意图见“图3.3-1”。Ⅳ级围岩炮眼布置示意图见“图3.3-2”。Ⅴ级围岩炮眼布置示意图见“图3.3-3

4、”6666四、钻孔设备选择及炮眼布置原则隧道下台阶及全断面用简易钻孔台架钻孔,上台阶用简易台架风枪钻孔。掏槽眼:隧道爆破采用中空直眼掏槽形式,为保证掏槽钻眼精度,掏槽位置选择在隧道中线偏下的位置。周边眼:根据光面爆破选定的周边眼间距,严格控制外插角以减少超挖。内圈眼:内圈眼所在位置在周边眼抵抗线的边缘,内圈眼的孔距稍大于周边眼抵抗线(w)。下台阶开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扩大眼:掘进炮眼,其炮孔间距,视岩石坚硬程度、装运手段

5、、岩石破碎程度的要求等因素而定,一般取0.65~1.2m,岩石坚硬取小值,反之取大值。底板眼:底板眼沿开挖轮廓线布置,并适当增加药量起翻碴作用,使爆落的岩碴翻松,便于装载设备装碴。五、超欠挖控制措施在《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中对超欠挖23有如下规定: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不大于0.1㎡)侵入衬砌。对整体式衬砌,侵入值应小于衬砌厚度的1/3,并小于10㎝;对喷锚衬砌不应大于5㎝,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范围内严禁欠挖。不同围岩地质条件下的允许超挖值规定见表:允许超挖值(单位:㎝)   围岩级别 开挖

6、部位ⅠⅡ-ⅣⅤ-Ⅵ拱部平均10平均15平均10最大20最大25最大15边墙、仰拱、   隧底平均10平均10平均10注:本表适用于炮眼深度不大于3.0m的隧道。炮眼深度大于3.0m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根据本标段隧道情况,现就超欠挖控制特定办法如下:1、开挖尺寸的确定隧道开挖断面应以隧道净空为基准。加上二衬厚度,初期支护厚度。考虑预留变形量,测量贯通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因素适当放大。预留变形量可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宽度,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和支护情况等条件,采用类比法确定,也可参考隧道收敛量测记录予以确定。2、开挖轮廓线放样: 在开挖过程中、轮廓线的放样非常重要。

7、轮廓线就是“师傅”23。我们现场放样一般采用“五寸台”法。现就“五寸台”法放样步骤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阐述如下:放样步骤:1).中线确定: 中线确定一般采用偏角法。 架镜—后视—拔角—测距—定中线  a角的取值根据后视点、架镜点及中线点所处位置不同而计算方法各不相同。(请参照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手册  上册)2).拱顶及底板确定: 用水准仪测三个平点(一个点必须在中线上),根据平点高程,拱顶高程及底扳高程算出其距离。量距定出拱顶及底扳。由于工作面凹凸不平、量距时应尽量做到钢尺垂直,如果不能则应根据钢尺的倾斜程度考虑其增量。3)轮廓线确定: 从拱顶沿中线每50cm定一

8、个点。沿点向左右两边量其距离定出其轮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