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优秀公司会走向平庸.doc

为什么优秀公司会走向平庸.doc

ID:55027277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6

为什么优秀公司会走向平庸.doc_第1页
为什么优秀公司会走向平庸.doc_第2页
为什么优秀公司会走向平庸.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为什么优秀公司会走向平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什么优秀公司会走向平庸  十年前,我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了《中国著名企业与世界级公司差距》系列文章,呼吁中国企业向外看,不要再坐井观天窝里斗,这组文章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也因此与王石、李东生、柳传志等企业家成为朋友。十年过去了,万科从不足百亿到过了千亿,TCL也从国内领先成为国际化领跑者,联想更是成为全球PC的第二名,中国企业似乎一马平川,前途无量。  因为研究丰田的原因,我这几年去了日本丰田很多次。在交流中,对方一个高层很是忧心地对我说,在日本兴盛时期,很多企业盲目乐观,大举国际化并购,大举进入房地产,无心实业,不再专注,导致现在日本经济十多年徘徊着,

2、很多著名公司如索尼、松下等亏损了很多年。  再看国内目前的管理现状,由于经济的强大,有人甚至高呼“2030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已是共识”,似乎21世纪已经铁定成为中国人的世纪。人心浮躁,民粹主义横行,民族自尊心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多像20年前的日本?  而早在30年前,有一个人就曾经预测日本企业将会出现危机,1961年他提醒美国人注意日本的崛起,20年后他警告日本企业已经走入了危机,这个人就是德鲁克先生。  我将连续写十篇文章,用德鲁克的理论对照中国企业的实践,以期能够对踌躇满志的中国企业有所帮助或提醒。本期的主题是,为什么优秀的公司会平庸?  德鲁克所有

3、的著作都基于一个观点,那就是企业只有一个使命:创造客户,或者叫创造客户价值。德鲁克用了一个词“contribution”来表明对客户价值的创造。这个词中文一般都翻译为“贡献”,而我更愿意把这个词翻译为“有效产出”。“有效产出”与“贡献”有什么不同?在中文中,贡献包含着某种道德含义,意思是我们为某种组织或个人去付出,这个付出包含着某种牺牲的含义(比如我们小时候受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做贡献),更包含着行为主体“不计回报”的含义(比如为国家做贡献)。  但在德鲁克那里,contribution讲的是为客户创造的结果,创造这种结果的目的是公司“有效(effectiv

4、e)”,或让个人有效。公司或个人的有效,会让行为主体获得比对手更多的回报,这不仅没有一点“牺牲”或不计回报的含义,而且还是大有收获的行为。  所以,我用有效产出来代表con-tribution——对客户价值的创造,优秀的公司为什么走向平庸?在我看来,问题也恰恰出在对有效产出的违背上。  我一直有一个困惑,那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有多少真实性?是的,有不少企业的确是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但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那往往发生在这家企业的创业阶段,或者碰到重大危机的时候。一旦企业功成名就,比如中国的上市公司,有哪家可以真的拍胸脯,说自己是“以客户为中心”?那可真是

5、个奇迹。  为什么要这么说,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小农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人搞人”、“官本位”、“重名轻商”这些恶习,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未来的商业史上,会不会有一个词,叫“中国病”?我是很悲观的。当企业面对“欺上瞒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奴性文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修身哲学”,面以及“以情代法,以人代事”的圈子文化时,更重要的是,当企业家面对自己交班的财富、权力与功名之坎时,会如何选择?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德鲁克回答了一家公司为什么会“高效”?他提出了五个标准:  有效产出是衡量一家公司最基本的底线标准。如果一家公司

6、聚焦于为客户创造价值,那么,这家公司的人际关系就会建立在客户价值的基础上,也就会出现对事不对人的文化。反过来当经营公司不是为了创造客户价值,而是为了既得利益者的权力、地位与声望,那么,一家公司无论多大,无论多优秀,平庸的种子就已经种下。第1页第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