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源与优树选择.ppt

种源与优树选择.ppt

ID:55037944

大小:14.91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5-08

种源与优树选择.ppt_第1页
种源与优树选择.ppt_第2页
种源与优树选择.ppt_第3页
种源与优树选择.ppt_第4页
种源与优树选择.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源与优树选择.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种源与优树选择种源(provenance)、地理种源(geographicsource):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原产地。产地:繁殖材料的生产地。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种源试验(provenancetrial):将地理起源不同的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放到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试验。种源选择(provenanceselection):在种源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优良的种源。地理变异(geographicvariation):由于地理分布状况不同,种内不同群体间在各种性状上发生的遗传分化。地理小种(geographicrace):发生了遗传变异的群体。种内不同的种群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林木种内

2、的自然变异是多层次的,其中地理种源变异与林分内个体间变异最为重要。据研究,在树木群的总变异中,种源和个体变异所占的分量最大,约占90%。4.1种源试验研究历史和意义1820年,法国人DeVilmorin从欧洲各国收集了不同地理起源的欧洲赤松种子,在法国的奥尔良进行了栽培试验。1862年,报道了他的试验结果,发现各性状在种源间差异很大,并认为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而在此之前,一直认为是环境影响的,是不可遗传的。20世纪以来,几乎世界上所有从事人工林研究的国家,都开展了树木种源研究。我国的林木种源试验始于20世纪50年代。据统计,我国已开展了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樟子松、红松、桉树、榆树、鹅掌楸、

3、香椿、臭椿、檫木白桦、水曲柳、胡桃楸、柞树、胡枝子等30多个树种的种源研究,揭示了主要性状地理变异及其规律,选择出一批优良种源,划分了种源区。种源试验的目的:①研究林木地理变异的规律性,阐明其变异模式、及其与生态环境和进化因素的关系;②对各造林地区确定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种源,并为区划种子或种条的调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③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选择、杂交育种提供数据和原始资料。种源试验的作用(对用材林树种意义大):①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和木材品质;当地种源的适应性最强,但生产力不一定最高。②提高林分抗逆性;抗寒、抗旱、抗病、抗虫。③为合理制定种子区划提供依据;通过划分种子区,规定种子调拨范围。④提高林木改

4、良效果,以提早为生产提供良种。对于分布区广的树种,利用种源间的差异比单株选育1-2个世代所能取得的改良效果要大好几倍。所以,应首先选择优良种源,在优良种源内选择优良单株。4.2林木地理变异的规律⑴北-南或冷-暖变异趋势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与北方种源相比:生长较快,春季发叶和抽条较晚,受晚霜危害较轻,秋季落叶较晚,结束生长较迟,对冬季极端低温的抗性较差。即北-南,种群的抗寒性递减。⑵西—东或旱地—湿地的变化由湿润地区调进的种苗与干旱地区种苗相比:湿润地区种苗生长快、根系浅、枝叶绿。对干旱较敏感。西—东,种群的生长速度渐增;抗旱性递减。一般来讲,温度的自然选择作用比水分强。⑶高—低海拔趋势据研究,垂

5、直高度相差一公里,伴随的气候变化往往相当于水平距离相差几百公里所发生的变化。剧烈的气候差异,具有强烈的选择压力,足以使高、低海拔地段的树木间发生巨大变化。同一座山上的不同垂直高度的树木间变异如何?同学们考虑。4.2.1地理变异趋势一般来讲:影响不同海拔群体的遗传分化的生态因子主要是温度、光周期和生长期。由低海拔产地向高海拔地区调种,可能有某些程度的增产,但存在寒害的风险;高海拔种子向低海拔调拨,效果不良。4.2.2林木种群地理变异模式从地形陡峭的地区取样试验,往往看不到高低海拔种源间的差异。但在海拔高度逐渐改变的情况下会发生渐变群。⑴连续变异(continuousvariation)对于分布广

6、泛且连续的树种,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如,从温暖—寒冷,从干燥—湿润是连续递增或递减的,则种源间性状变异常常也是连续的,即随着环境条件的梯度变化而呈梯度变异。这种模式又叫渐变群模式。⑵不连续变异(discontinuousvariation),又叫生态型变异(ecotypicalvariation)由于分布区不连续,气候因子变化不连续,或由于土壤特征的不连续性,种群性状地理变异呈不连续变异的形式。这时种群可划分为各种生态型。生态型(ecotype):因特定环境的选择而形成的在某些性状上具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的同一植物种内的不同类群。如旱生型、湿生型、盐碱型、矿山附近有耐毒土的生态型等。生

7、态型的产生是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的,也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主要表现在生理特征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常常与生存能力有关。生态型杂交产生的后代多具有更强的适应力。一般说来,物种分布越广,特别是分布区内生境差异越大,分化出的生态型就越多;物种系统发育的历史越久,分化的机会也越多。型间差异尚不足以作为物种的分类标志,生态型是新种的先驱。⑶随机变异(randomvariation):在较小的范围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