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doc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doc

ID:55080161

大小:3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6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doc_第1页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音乐欣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得来的。铃木认为:“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才生下来的孩子依从大自然赋予的,要生存下去的生存机能,在所遇到的环境中适应着那种环境而获得各种各样的能力。”要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必须从小开始。许多人听到不熟悉、自己不喜欢的音乐时,都会一味地摇头说:“不好听,听不懂。”其实,音乐并不神秘,只是他们不具备音乐欣赏能力。要想“听懂”音乐,必须有“欣赏音乐的耳朵”。否则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想要有“欣赏的耳朵”就必须从小培养听觉能力。音乐听觉是在听觉上要求出来的,而且开始要求的愈早,将来的效果愈好

2、。一.从小培养儿童欣赏音乐的兴趣      英国莱斯特大学心理学院的音乐研究小组发布了一篇心理研究报告,报告中说婴儿可以记住出生前3个月内听到的音乐。4个月的婴儿开始“倾听”音乐,他们比较喜欢听优美的音乐。5-6个月的婴儿对音乐旋律变化已有感知能力。出生12个月后,婴儿能记起并喜欢他们出生前听到的音乐。因此,在对婴儿时期至少儿期的孩子进行音乐熏陶时,应选择具有静谧感的中外古典名曲为好。如:钢琴曲《梁祝》,扬琴、二胡、古筝等乐器演奏的乐曲。3-6岁的少儿应以欣赏他们能理解的歌曲为主,适当听一些有标题或无标题的作品,如:《狐狸和兔子》、《少儿园的一天》、《四小天鹅》、《牧童短笛》等器乐曲。

3、还有一些如:《摇篮曲》、《打击乐曲》、《儿童歌舞曲》等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器乐曲。 二、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应先从培养少儿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开始。即先培养少儿的“倾听”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倾听”是有意识地、注意地、有感情地“留神听”。因此,要有目的地培养儿“倾听”的能力及其习惯。 1. 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儿童倾听。     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音响:风雨声、鸟叫、蛙鸣、鸡啼、水的滴答声、汽车的笛笛声等等,家长或教师可以时不时地,有意无意地鼓励少儿去倾听。如:有一次,老师正准备开始美工活动,突然下起了倾盆大

4、雨,许多孩子都跑到窗口去观雨、听雨,老师并没有打断孩子们,让他们回到座位上,而是对他们进行随机教育。像这样,随机地引导少儿倾听各种声音,从而使少儿在生活中形成欣赏的习惯。 2. 教师创造条件,引导儿童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与少儿面对面时,可让少儿倾听、模仿各种声音:拍手、跺脚、捻指、拍腿、跳动声等;到厨房里,可让少儿倾听锅、碗、瓢、盆的碰击声,炒菜、煮饭时发出的声响;外出时可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走路声、说话声、车声。引导儿童倾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卡车、救护车、消防车等不同车发出的不同声响。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可让少儿倾听。如:钟摆声、锯木声、叫卖声、洗东西时的水声、吃脆的东

5、西发出的声音、笑声、哭声……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少儿倾听周围的声音,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可丰富他们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从而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3.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     进入少儿园的3岁儿童,有欣赏音乐的积极性,音乐常能引起他们情绪上的共鸣。单纯地给少儿听音乐来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在唱歌、舞蹈、歌表演、律动和音乐游戏等活动中对他们进行培养。小班少儿感知力度和音区的变化还有困难,但他们已能辨认音乐作品中速度的变化,他们的动作能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如:《大象走》乐曲旋律主要在低音区进行,音乐低沉、速度较慢、力度较强。在

6、教学中,少儿不能区分这首乐曲音调是高还是低。老师教学时可边做动作边告诉少儿:大象的身体是很笨重的,我们学大象走的时候要一步比一步慢。所以我们听的音乐速度是比较慢的,音乐低沉厚重。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适合小班少儿的年龄特征。若在方法上采用与音乐作品内容有关的图片或玩具等直观教具,更能帮助少儿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