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doc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doc

ID:55083205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7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doc_第1页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doc_第2页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doc_第3页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doc_第4页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黄石市西塞中学潘志兵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虽然学生对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比较熟悉,但是对溶液的一些状态认识却很少。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把学生的带到问题的讨论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个实验[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实验证明了:只要外部条件一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到溶剂中。以此作为依据,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和归纳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但必须保证“温度一定”和“溶剂的量一定”这两个条件,否

2、则就没有意义了。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溶液就处在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利用实验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都会成为“不饱和溶液”。同时也从客观事实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教材还作了一段专门叙述,帮助学生区分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二、设计理念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分析,获得正确知识和熟练技能的方法。现在教师的作用要由过去的教会学生变为学生会学。使学生能自己探究、合作解决问题。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这样去学习,但

3、是却又很难达到这样的结果。为什么许多学生喜欢上网,很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理解,加上学习又枯燥无味。而通过网络的虚拟世界可以得到理解和认可。因此,教师要“投其所好”,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不但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平台。而且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化学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实验是学好化学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实验不但能检验知识的正错,还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节课正是运用了实验的这种作用来组织教学的。实验——分析——讨论——结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启发他

4、们的思维。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的联系与区别。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实验中物质定量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本着:解决问题靠实验,分析实验得结论”的思路,以科学求实的方法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难点:利用实验

5、中物质定量对比,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五、教学准备:把学生按四人一组平均分成13组,给每一组配备3支试管、3个小烧杯、玻璃棒、药匙和NH4NO3、CuSO4、KMnO4等仪器和药品。Flash动画和板书设计、练习题等内容的课件制作。教学时数:1课时六、教学过程:通过关于日常生活中人吃饱食物感觉的一段Flash动画对话来引入新课(动画对话的内容主要人吃饱的标准的争论)。老师讲解: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但我们每一次吃东西时既不能吃的太饱也不能总是处于饥饿状态,这样都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提问:大家今天早餐吃饱了没有?根据学生的回答,分

6、别问学生“饱”与“不饱”的标准———“饱”了还能不能再吃食物,“不饱”时又能不能吃食物,说明不但人有饱与不饱的时候,溶液也有“饱”与“不饱”之分,从而引出新课。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演示实验]在10毫升水里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结论1]:象这样不能再溶解硝酸钾的溶液叫饱和溶液。[学生活动]先让每小组配制约10ml饱和硝酸钾溶液。[提问]:怎样将烧杯中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掉(配制过程中有少量的硝酸钾未溶解)?[学生活动]有的将此饱和溶液进行加热,发现硝酸钾很快完全溶解了,再加少量的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此溶液还能再溶解硝酸钾;有的学生向

7、以上溶液加水搅拌发现硝酸钾全部溶解。引导学生分析,溶液的饱和与哪些因素有关。[结论2]:溶液的饱和与温度以及溶剂的量有关。提问: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是否不能再溶解物质了。[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硫酸铜,发现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再加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又有什么变化。[结论3]:说明溶液的饱和只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的。[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综合结论]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

8、质的不饱和溶液。[提问]:通过这些实验怎样把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又怎样才能转化为饱和溶液?(让学生讨论)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