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逐鹿:向服务转型.doc

明基逐鹿:向服务转型.doc

ID:55085285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7

明基逐鹿:向服务转型.doc_第1页
明基逐鹿:向服务转型.doc_第2页
明基逐鹿:向服务转型.doc_第3页
明基逐鹿:向服务转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明基逐鹿:向服务转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明基逐鹿:向服务转型明基逐鹿:向服务转型  寒冬对管理软件商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明基逐鹿的客户经理们最近发现一个微妙变化,以前他们拜访客户时,大多只接触到部门经理这个级别,现在经常出面的却是副总头衔的人。在明基逐鹿软件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曾文兴看来,这种微妙变化是一个积极的市场信号,说明很多企业在高速成长遭遇停滞后,开始认真解决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赚钱的时候,企业一般不太关心内部管理,总想着怎么样把市场做大,但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成本控制、提升生产效率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难题会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曾文兴说:“经济发展到这个特殊时期

2、,包括逐鹿在内的管理软件商都应该抓住当前的机会。”  事实上,从几家主要软件商2008年上半年的业绩中,就能洞悉到这种趋势,它们的增长速度都高达两位数。逐鹿在业内虽然算不上顶级厂商,但其特点很明显,未来潜力巨大。据曾文兴透露,逐鹿未来需要在两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扩大中小企业市场;二是逐步向服务转型。  抢占中小企业市场  明基逐鹿脱胎于明基集团,前身为明基全球应用软件研发中心。这个特点其实也反映出逐鹿的一大优势—明基集团过去积累了很多信息化的经验,因而,逐鹿更加熟知大型企业的需求,在其目前的500多家客户中,绝大多数是大型或超大型的企业。

3、  逐鹿的优势产品主要集中在ERP、HR和供应链管理等几个领域。同多数国内软件商的起家路线一样,像用友和金蝶以财务软件起家,逐鹿则靠HR软件敲开市场。逐鹿服务的客户主要分布在制造、金融、电信、汽车、零售连锁、酒店等八大行业,有夏新、星巴克、国美、苏宁、家乐福、中国银行、太平洋保险、神龙汽车等知名企业。夏新电子选择与逐鹿合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夏新与明基集团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夏新很看重明基的全球化运作经验。  逐鹿的下个机会点,将是弥补中小企业市场这块软肋。曾文兴说:“未来三五年,中小企业会有很大发展,逐鹿已经开始进行多元化布局,从

4、大型企业渐渐转回到中小型企业。逐鹿目前推广的软件服务的主要目标也是中小企业。”  包括SAP、ORACLE在内的所有国内外软件商都紧盯着中小企业市场,把这看作未来最大的机会,但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大牌厂商都鲜有收获。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中小企业资金有限,不舍得投入;二是对管理软件的认识不成熟,认为安装一个光盘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再有是中小企业在运营管理上的特殊需求,而这些需求并不是把大型管理软件简化就能满足的,同样也需要针对性的开发。  逐鹿在拓展中小市场时,将不可避免遭遇到国内外的强大竞争对手但曾文兴认为,这个市场足够的开放和庞大,相信

5、每家厂商都会有所作为。逐鹿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的业务,“在这个新兴领域,谁都有机会,而且这种模式很适合中小企业。”  SaaS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需要购买软件,只需向软件服务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并且不需要IT人员维护。用较低的投入得到高质量的软件和服务,这对中小企业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  但现实情况中,SaaS的推行还有很大的难度,SaaS技术已经很成熟,而目前最大问题在于中小企业如何转变思维—SaaS模式意味着企业各种数据都要互联网上传输,并且储存在软件服务商的服务器上。安全

6、性是他们考虑最多的问题。因此,接受这种新模式还需要时间。  转向IT服务的蓝海  今天的软件市场,各种类型的大小厂商无数。在曾文兴看来,要想避开这个红海,就必须转型—到IT服务这个蓝海。逐鹿已经向SaaS迈出一大步,此外还拓展一些IT外包的业务。  “国外很多企业将人力资源的某一部分外包出去,比如档案服务、薪酬计算,甚至一些培训的服务,我们也朝这个方向走,正在做一些特殊性的布局。”曾文兴说:“这方面业务刚刚兴起,未来的市场机会肯定非常多。”第1页第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