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驾岭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送审.doc

云驾岭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送审.doc

ID:55090165

大小:1.78 MB

页数:91页

时间:2020-04-27

云驾岭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送审.doc_第1页
云驾岭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送审.doc_第2页
云驾岭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送审.doc_第3页
云驾岭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送审.doc_第4页
云驾岭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送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驾岭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送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5第一节修改地质报告的目的、依据和任务5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6第三节自然地理7一、地形7二、气象8三、地震8四、经济概况9第四节生产建设概况10第二章矿井地质勘探工作11第一节以往勘探工作简况11第二节矿井中小井的开采情况12第三节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12第四节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12一、报告初审意见13二、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16第三章矿井地质16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16第二节地层17一、奥陶系17二、石炭系18三、二叠系20四、第四系(Q)23第三节含煤地层24一、山西组(P11

2、s)24二、太原组(C3t)24三、本溪组(C2b)25第四节构造25一、区域构造概况25二、井田构造26三、区域古构造应力场演化及主要构造形成顺序32四、井田构造发育规律35五、构造对煤层的破坏作用及其对煤矿生产的影响36第四节岩浆活动38一、岩浆岩分布38二、岩浆岩侵入方向和产状38三、岩浆岩侵入时代38四、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和岩相39五、岩石类型39六、岩浆岩的侵入层位及其对煤层的影响和破坏40七、岩浆岩与构造的关系42第五节矿井地质条件分类42第四章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44第一节煤层44第二节

3、煤质47第三节其它有益矿产51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51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51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54第三节矿井涌水量分析与预计61一、矿井涌水量观测工作概述61二、矿井涌水量预计63三、下组煤水文地质分析65第四节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措施67一、矿井主要水害及其对采掘工作的影响67二、矿井水的防治与利用69第五节供水73一、供水现状73二、扩大供水方向73第六章开采技术条件73第一节开采方法及顶底板条件73第二节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76第三节地温和地压77第四节环境地质评

4、价78第七章储量估算79第一节资源量估算范围及指标79一、资源量估算范围和参加资源储量估算的煤层79二、资源量估算指标80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各种参数的确定80一、资源量估算方法80二、估算参数的选择81第三节资源量类型划分82一、资源量分类依据82二、块段划分原则83第四节资源量估算结果83第八章煤炭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85第一节煤炭开发建设自然条件85第二节煤炭资源技术经济评价85第三节矿井技术经济评价86一、评价方法的选择及依据86二、技术经济评价87三、概略经济评价结论88第九章结论88一、

5、矿井地质条件88二、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90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91附图目录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11云驾岭井田地形地质图1:500022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33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44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50055~8煤岩层对比图1:50069~13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5000714~26地质及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827~28主、付井筒柱状图1:500929主暗斜井地质素描图1030矿井充水性图1:50001131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历时曲线图12

6、32井上下对照图1:20001333可采煤层损失量计算图1:20001434~125钻孔柱状图(92张)1:500附表目录1、煤层综合成果表2、钻孔见煤综合台帐3、地质构造综合成果表4、煤质化验成果表5、矿井历年涌水量统计表6、含水层突水点及处理统计表7、水质分析综合成果表8、各含水层抽(放)水试验综合成果表9、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成果表10、储量计算基础表和汇总统计表11、矿井历年储量动态和损失量统计表12、钻孔坐标成果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修改地质报告的目的、依据和任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对地质勘探和矿

7、井地质工作的全面总结,是保证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制定煤矿发展规划,进行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地质依据。云驾岭煤矿于1979年经煤炭工业部以(79)煤计字第599号文批准,1982年12月建井,1992年12月28日建成投产。因为多种原因,矿井地质报告一直没有修编。多年的矿井生产和各种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很有必要。2007年3月,受云驾岭煤矿委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编制本矿井地质报告,报告完成时间2007年6月。本次矿井地质报告修编的目的是:在原地质

8、报告的基础上,利用矿井多年开采、开拓延伸及补勘等揭露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对整个井田的地质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做出系统分析评价,为今后矿井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使地质工作更好地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服务。本次修编地质报告的依据是:1、原煤炭部1984年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1984年颁发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1983年颁发的《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国土资源部2003年颁布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以及邯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