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语文作业应做到“三个结合”-论文.pdf

布置语文作业应做到“三个结合”-论文.pdf

ID:55095238

大小:86.49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09

布置语文作业应做到“三个结合”-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布置语文作业应做到“三个结合”-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lI衄布置语文作业应做到“三个结合”口李建军(灵台县第二中学,甘肃灵台744404)[关键词]语文教学;作业;布置;多样性;趣味性;灵所需知识的程度也都不同。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活性;层次性;限时性;延时性必须多层次,有差异。[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语文课本课后的作业是统一的,对每个学生来[文章编号]1004-0463(2013)2l—oo32一Ol讲都是一致的。然而实践证明,这样的作业无法适应全部学生。这就如同一只悬挂在高空的桃子,有的伸作业是巩固延伸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手即得,有的跳起可获,而有的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要一环,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2、的重要载它,因此,不能搞一刀切,要设置具有层次性的作业,体。传统的语文作业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不同要求。为此可依据个体差异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之一的“过把学生分成A、B、C三类,作业分为A、B、C三个层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学生带来难言的次,对A类学生(A类作业)要求较高,引导他们探压力和负担,许多学生因此丧失了作业的兴趣,严重究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对B类学生(B类作业)要求影响了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依据课堂内容,独立完成课后作业;而对于基础较弱那么如何布置作业,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的C类学生(C类作业)适当降低要求,保证重点

3、部能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来支配时间.拓宽知识分掌握即可。这样设置作业有弹性,使差生缓解了心面,提高综合素质,我以为语文作业设置做到“三个理压力,优秀生也有较强的探究能力,从而使全体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生都养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正确对待作业。作为一、多样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层次作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承认学生发展存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着差异性,不搞“填平补

4、齐”,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三、限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作业的设置受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训练目的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制约。目标内容不同,作业形式也随之改变。教学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要改变过去语文作业的繁琐、单调、重复、千篇一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

5、的机会,让学生在无律、整体划一的状态,力求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拘无柬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比如对基础知识的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掌握,字词、背诵等,传统作业往往要求学生直接记传统的作业,都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忆,或教师设计成选择、填空形式让学生来选填。其完成。但因为学生作业态度和作业内容不同,完成作实在设置这类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要掌握业的速度也不同,每次作业的效果大相径庭。针对上的内容设计成考题。第二天进行相互考查,这样一述问题,我将作业分为限时和延时两种情况。比如背来,变老师出题考学生,学生被动答

6、题为学生出题考诵分为限时和延时两种,限时背诵一般指难度不大.学生,大大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作业态度极其容易记忆的内容,比如诗词曲赋;延时背诵一般指篇认真,作业质量也大大地提高了。幅较长,背诵难度大的文章,比如散文。限时作业使二、灵活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学生有紧迫感.重视感,能养成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完成作业的习惯:延时作业使学生能在一个相对宽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松的时间里查阅各种各样资料,获得丰富详细的材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料。这样不仅仅能够保证作业的高质量,还能培养学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

7、长都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对生筛选组织材料的能力。编辑:刘於诚I!查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