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pdf

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pdf

ID:55097975

大小:398.7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9

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pdf_第1页
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pdf_第2页
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pdf_第3页
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pdf_第4页
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2月教育科学Feb,2015第31卷第1期EducationScienceVo1.31No.1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孙颖,安俐静,怀丽(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2.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072)[摘要]在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也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学术研究后备群体——一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包括学术底线、学术正义和学术自觉三个层面。因此今后在构建博士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时,

2、应该以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三个层面的认知架构为基础,逐步纠正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以降低他们未来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学术道德水平的学术队伍。(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学术认知;道德规范;教育构建[中图分类号]G5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064(2015)01-0063—05一、引言生群体科研密切相关的方面,依托一定的测量工具学术道德是指从事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学术调查该群体对待学术道德的态度,了解并客观描述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他们对科学研究及科研

3、成果展示过程中发生的学术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时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不端行为的认识,为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更好地规范的总和[】Ⅱ。它是保证学术活动正常进行、学规范受教育者的科研学术行为提供一些具体的对策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3],更是所有科研人员和建议,并反思学校为该群体所设置的在线学术道都应该严格遵守的规范。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还没德教育课程的未来发展取向。有开展更为系统的学术道德教育活动,导致一些科二、研究方法研人员不能在科研过程中严格遵循学术道德,造成1.研究工具。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博士研究生是高校科研的采用F

4、rancisL.Macrina_l7]编写的《科研诚信》中生力军,是学术研究和国家科技发展的后备力量,他“研究生学术研究行为”问卷,选取其中与博士生科们的学术研究素养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学术和科技研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研过程中的科研不端行为”和发展的水平],对该群体的学术道德状况进行相关“文章发表所涉及的道德意识”两个量表作为本次研的研究并实施学术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究的测量工具,该问卷由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意义][。编译成为汉化版,主要针对学术道德领域中的一些虽然各高校在博士生入学教育时,强调良好的核心问题,探究被试的态

5、度和认知程度。采用0—4学术道德与端正的学术态度的重要性,但是博士生的5点计分方式,0代表“非常反对”,4代表“非常赞面对基本的学术道德问题时,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同”。人意的地方。本研究选取天津大学在校博士生为研“科研过程中的科研不端行为”量表共包含13究对象,利用e—learning教学平台开设的数字化“学个题项,请被试对包括伪造、篡改和剽窃在内的科研术道德规范教育”课程,针对学术道德领域中与博士不端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文章发表所涉及的道德}[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3年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

6、:2o13Y11)。(收稿日期32ol4—12—15(作者简介]孙颖(1969一),女,山东荣成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安俐静(1990一),女,山东烟台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怀丽(1959一),女,山东济南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63·意识”量表也包含13个题项,主要采取情境描述式的判断与态度是正确而积极的。同时,对两个量表进测试方法,邀请被试根据量表中所描述的问题情境,行因素分析,解析出博士生认识科研不

7、端行为的维回答“该怎么做”和“是否愿意做”,并对发表研究成果度架构,通过描述统计的方法捕捉到博士生对一些中的若干种做法进行赞同与否的判断。科研不端行为过度宽容的危险表现。2.研究对象。1.博士生按照不同维度理解科研不端行为。课题组以进人数字化“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课程对“科研过程中的科研不端行为”量表中的13学习在校博士生为被试,将两个量表同时公布在教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Bartlett球形检验学平台的调查区,被试以唯一的学号身份登录教学结果显著,KMO系数为0.791,说明问卷涉及的相平台,在完成课程学习内容的同

8、时接受学术道德规关因素之间具有共同成分,适合做因素分析。通过范的测试,印证自己在学术道德规范中的行为认知。因子分析,13个题目中除了第3题和第9题在各个本次共回收到476份“科研过程中的科研不端行为”因子上的载荷都较低而被剔除后,共抽取出三个因量表和458份“文章发表所涉及的道德意识”量表的子(参见表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