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通感顶真借代双关.doc

互文通感顶真借代双关.doc

ID:55121409

大小:27.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7

互文通感顶真借代双关.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互文通感顶真借代双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常见的几个修辞手法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1、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借代(散文常考)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

2、借代。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例子(1):巾帼不让须眉。(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例子(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例子(3):过尽千帆皆不是。《梦江南》.其二温庭筠(以「帆」借代帆船。)例子(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潜(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例子(5):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白衣天使,代指护士。顶真也称“顶针”、“蝉联”、“联珠”,是对联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特点是用联语中前一

3、句的末字(词)作为后一句的起字(词),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拍手叫绝。顶真联,按顶真单位分为字顶真、词顶真等,按联中的顶真位置,可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字顶真联,是以字为顶真单位。如: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互文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王昌龄《出塞》)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上了船。(白居易《琵琶行》)③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凶悍的差役来到我们村里催租时,)到处叫喊,到

4、处骚扰(即“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环境的好坏和一己的得失而喜悲。(范仲淹《岳阳楼记》)但因为这种辞格同学们大都是从古诗文中了解到的,所以往往会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古诗文中才有。其实,这种辞格并非古诗文的“专利”,现代汉语中也时有运用。同古诗文中的互文句式一样,读时须将相关的一组句子联系起来参互理解,而不能像对普通句子那样逐词逐句地单独理解,否则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本意,更不会品到互文句式的妙味。表达效果:形式整齐,简约凝练,典雅蕴蓄,

5、耐人品味。结构简短而不累赘臃肿,表意充分又不重复拖沓,行文变化且富有节奏感。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