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评课稿.doc

《咏华山》评课稿.doc

ID:55136474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8

《咏华山》评课稿.doc_第1页
《咏华山》评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咏华山》评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咏华山》评课稿《咏华山》一课的重点是课文的第二段,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段是典型的“文包诗”课型。课堂上,教者紧扣“啊,华山真高啊!”这句,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充分运用课件、绘画等教学手段,以文解诗,引导学生领悟华山的雄伟,感受寇准的聪明才华。整节课上得酣畅淋漓,教者以学生为主导,用大量的表扬、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活跃思维,有感情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者始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读书,自由思考,尽情表达。在教学中,我注意到有

2、部分学生的朗读很出色,但也有部分学生的朗读出现了表演式的夸张倾向。就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具体指导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在“感”的生发上再动动脑筋,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有感而读,那样的读才是真的“有感情”,否则,极有可能会陷入“为读而读”的纯粹技巧朗读。虽然低年级学生需要朗读的技巧,甚至可以有单独的课时进行训练,但在为理解而读的学习中,如果过多掺杂了“技巧”朗读,对内容的理解帮助意义不大。“有感情朗读”本身是目标,同时也是途径或工具,但不宜把“有感情朗读”理解为一种方法。如果理解为一种方法,而方法是可以训

3、练而得的,就容易限入以有感情兰度技法为目的的误区。二、通过课件、简笔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课文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读文,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教者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让生动、传神的图象突出华山的险峻和高,激发学生阅读、表达的兴趣。教者还把板书内容设计成了简笔画,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第二段中的重点句,轻而易举地看着简笔画背出了重点句。在感受华山之高时,教师先板画了高山,在品读感悟小诗人眼中看到的景物时,提问学生太阳和白云应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再回到课文中的语句,让

4、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华山的高,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有时直观的图片和视频未必能完全地让学生进入情景,我认为本堂课上的简笔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生字教学中的亮点教者在生字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之中,出示生字后,让学生试读,并点出生字的书写笔划及书写难点。在课堂习字练习中,通过表扬书写姿势标准的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教者的教学如涓涓细流,像一首清丽的小诗,课堂上飘荡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师生在交往、对话中完成了文本的审美过程。回味起来,让人感到很多地方都在启发着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