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瓷器装饰述论.doc

宋元瓷器装饰述论.doc

ID:5513943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宋元瓷器装饰述论.doc_第1页
宋元瓷器装饰述论.doc_第2页
宋元瓷器装饰述论.doc_第3页
宋元瓷器装饰述论.doc_第4页
宋元瓷器装饰述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元瓷器装饰述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宋元瓷器装饰述论  【关键词】宋元;瓷器;装饰技术;审美  【摘要】宋代是中国瓷器装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胎装饰、釉装饰和彩装饰三大类装饰技术相较前代均有很大进步,而瓷器装饰风格则分为官窑和民窑两个体系。官窑体系以青釉釉装饰为主,符合传统儒家文化的审美意趣。民窑体系则以胎装饰和彩装饰为主,适应当时的民俗和审美。金元时期瓷器彩装饰的繁荣与少数民族的喜好关系密切。  宋代是古代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瓷器的装饰技法和内容也较前代有了很大发展,奠定了元代瓷业繁荣的基础。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对宋元瓷器的装饰技术和纹样、美学成就等内容进行过探讨[1-17]。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对宋元瓷

2、器的装饰特征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宋元瓷器装饰的分类  瓷器的装饰技法大致可分为胎装饰、釉装饰和彩装饰三大类。  所谓胎装饰,就是器物成型后,在瓷胎上用划、剔、刻、拍印、模印、堆贴等方法做成凹下或凸起于胎体的纹样,然后罩釉烧成,形成在器物胎上釉下的纹饰;所谓釉装饰,是指通过有意识改变瓷器釉料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或含量,以达到所需釉色的装饰方法;所谓彩装饰,是指在瓷器的胎或釉表面用含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的彩料绘画出所需要的图案,通过一次或二次烧成,在胎上或釉面形成各种彩色纹样的装饰方法,这种彩装饰又分为釉下彩、釉上彩和釉上釉下结合彩三种。  宋元时期这三类装饰方法有

3、时单独使用于某一件瓷器,有时两种组合使用,也有三种都施于一器的情况。宋辽金时期出现了不少极富艺术性的胎装饰技法和时代特色鲜明的纹样,据此大致可将其分为八大窑系[18]。元代瓷器在此基础上又有创新。  1.胎装饰  宋辽金时期使用胎装饰的主要是民窑系统。北方地区的耀州窑在北宋中期发展出“半刀泥”剔花装饰技法。这种装饰技法是先在瓷胎上以立刀划出纹样的轮廓,再以坡刀由外及里、由浅入深剔入,形成一个“L”状的线条剖面,上釉烧成之后,线条釉色由边缘至内渐深,使纹样富于立体感[19]。耀州窑剔花纹样以植物花卉纹为主,另外还有动物、人物等纹样,其中以牡丹纹最常见,剔刻纹样线条流畅,

4、构图精美。磁州窑则创造出剔化妆土、黑釉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胎装饰工艺。剔化妆土工艺是在胎上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罩透明釉,待釉料半干时,再用尖利的工具在釉面划出纹样的轮廓,并将纹样之外的釉层和化妆土剔去,露出胎体,然后入窑烧成。由于磁州窑胎色较深,与透明釉下白色化妆土形成反差,衬托纹样效果明显[14]。黑釉剔花工艺与之相似,是在胎上施黑釉之后划出纹样轮廓,再将纹样之外的釉层剔除,露出胎,然后入窑烧造,用胎的颜色反衬黑色花纹,达到装饰效果。宁夏灵武窑也使用这种装饰技法[20]。珍珠地划花装饰是先在瓷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然后划出纹饰轮廓,再用细小的竹、木或金属管在纹样之外的

5、化妆土上戳印圆圈纹,这些圆圈连成一片但不相重叠,形成所谓珍珠地或鱼子地的装饰效果,用来衬托主题纹样[11]。磁州窑系的河南登封窑[21]、密县西关窑[22]等也流行这种装饰技法。定窑则以精美的划花和印花装饰闻名,北宋早期流行划花,纹样以花草题材为主,线条流畅,简洁而传神,北宋中期至金代则流行印花装饰[23],器形以碗、盘为主。定窑印花装饰是先用瓷土做成印花模,其表面形状与碗、盘内壁造型一致,待胎土半干,在上面刻出花纹,其纹样的凸起和凹下正与所要印花之碗、盘纹样相反。印花纹样以花卉、龙凤等内容为主,图案构图精美,繁而不乱,可能借鉴了宋代定州缂丝的图案。属于定窑系的四川彭

6、县磁峰窑[24]和山西的浑源窑[25]、介休窑[26]等窑场也生产这类印花瓷器。  南方地区主要是两宋的越窑系、景德镇窑系和北宋龙泉窑系流行胎装饰。北宋越窑以精美的细线划花装饰为主,纹样以花卉、人物、动物纹常见,模仿金银器的装饰效果。北宋的龙泉窑模仿越窑的胎装饰风格。两宋景德镇窑主要流行划花、印花、堆塑、镂雕等,北宋早期的划花、印花风格与定窑相似,史上有“南定”之说。属于景德镇窑系的安徽繁昌窑等也具有相同的装饰风格。  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窑场,其胎装饰的技法主要以印花、贴塑、镂雕为主[27]。印花主要使用在卵白釉瓷器的碗、杯、盘的内壁及盒的外壁,贴塑、镂雕等主

7、要使用在杯、罐、香薰等器物之上。印花纹样以花草、龙凤、动物、人物纹等为常见,贴塑常见动物纹、人物纹,镂雕以几何纹、花朵纹为主。元代早期龙泉窑仍以釉装饰为主,特征与南宋基本一致,元代中期开始注重胎装饰,以划花、刻花、印花、堆贴等常见。北方的磁州窑也大体延续了宋金的胎装饰技法。  宋元各窑口的胎装饰纹样都以具象的图案为主,各类技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追求纹样的立体、形象和逼真的艺术效果。图案内容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或具有吉祥寓意的题材。  2.釉装饰  釉是瓷器的衣服,釉色的改变需要窑工掌握釉的呈色机理,即釉料中金属元素的成分和比例关系,中国古代窑工经过长期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