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doc

常规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doc

ID:5513984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常规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doc_第1页
常规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doc_第2页
常规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doc_第3页
常规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doc_第4页
常规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规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常规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摘要:为鉴定新育成水稻品系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和为云南省中海拔地区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陆良县种子管理站承担了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实施的本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靖粳36号、岫粳26号、靖粳37号综合表现较好,产量位居前列,较对照云粳26号增产,增幅超过15%,可在本省续试或生产试验。  关键词:中海拔;常规稻;品种;区域试验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水稻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成了现阶段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新要求,加速

2、新品种选育进程,促使科研成果转化,陆良县种子管理站承担了本组区域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有14个,分别是楚稻3号、靖粳32号、岫粳26号、玉15H―11、玉15H―29、楚粳46号、楚粳47号、靖粳34号、靖粳36号、靖粳37号、腾粳1号、岫粳糯4号、岫粳28号,并以云粳26号作为对照。  2.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陆良县中枢镇盘新村委会,地势平坦,海拔1840米,常年平均气温在14.7℃,最低平均气温7℃,最高平均气温20.1℃,年降雨量970�L,无霜期245d,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砂壤土,前作为蚕豆。  

3、3.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三次重复,小区面积13.3�O。  4.种植方法及管理措施。本试验采用薄膜育秧,育秧前用25%咪酰铵浸种48h,亩播种量25�K,移栽秧龄为55d,行株距:×13,2苗/丛,秧本比1:10。亩施有机肥1.5T和水稻专用配肥120�K的基肥,追肥增施钾肥8千克/亩,破口期用25%扑虱灵和75%三环唑防虫防病,并用14%苄・乙可湿粉剂40克/亩进行除草。  二、结果与分析  1.参试品种生育期。鉴于栽培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研究品种的生育期具有重要意义。如表1所示,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88~202

4、d,均较对照云粳26号186d稍长。其中,生育期较对照长于5d内的品种有岫粳26号、靖粳32号、靖粳34号、靖粳36号、靖粳37号,长于10~15d内的有7个品种,楚粳46号的生育期最长202d。  2.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水稻产量不仅与经济性状有关,还受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表2可知,参试品种中,主要农艺性状株高较对照矮的品种是靖粳37号、岫粳糯4号,其它品种都略高于对照,株高最高的是楚稻3号,112�M,高出对照20�M。从株型来看,楚稻3号、腾粳1号为披散型,其它品种均为紧凑型;品种岫粳28号和岫粳糯4号落粒性较差,其它品种都容易落粒,

5、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  3.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水稻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协调好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表1可知,在基本苗达4万/667�O以上的情况下,参试品种中,有效穗高于对照的是岫粳26号、玉15H-29、靖粳37号,其它的低于对照;除玉15H-11、楚粳47号、岫粳糯4号、靖粳34号、靖粳37号外,其它品种的成穗率均高于对照;总粒数除靖粳37号外,其它品种都较对照高,最高是靖粳36号,223.8粒/穗;结实粒高于对照的品种为楚粳47号、

6、靖粳36、靖粳37号,且靖粳34、靖粳36、靖粳37号、岫粳糯4号的千粒重亦高于对照。  4.参试品种的抗逆性。从表2可知,参试品种对叶瘟病害表现出高抗,从耐寒性来看,除楚粳46号弱外,其余品种均表现较强,玉15H-29、楚粳46号、云粳26号轻感穗颈瘟,靖粳32号、玉15H-29、楚粳47号轻感稻曲病,其它品种表现出高抗。本次试验中,细菌性基腐病发病较重,玉15H-11、靖粳34号、岫粳糯4号表现为中感,楚稻3号、岫粳26号、玉15H-29、楚粳46、腾粳1号表现为轻感,其余品种表现出高抗。  5.参试品种的产量。如表3所示,参试品种中

7、,亩产量居前三位的是靖粳36号、岫粳26号、靖粳37号,分别较对照云粳26号634.0千克增产142千克、123千克、110千克,增幅分别达22.4%、19.4%、17.4%。较对照减产最多的品种是玉15H-11,减产142.5千克,其减幅达22.5%。  6.参试品种的稻米品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稻米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也日益变得重要。根据1986年农业部颁布“优质食用稻米标准”,要求国内食用稻米符合二级标准,本组试验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测试可知:参试品种的碾磨品质低于国家二级稻米标准的品种有靖粳32号、靖粳37

8、号;从外观品质来看,参试品种均达到国家二级稻米标准。综上所述:玉15H-11、玉15H-29、楚粳46、腾粳1号达到国家优质米三级标准,楚粳47号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岫粳糯4号达到国家优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