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庄旱作梯田考察报告.doc

王金庄旱作梯田考察报告.doc

ID:55146303

大小:2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8

王金庄旱作梯田考察报告.doc_第1页
王金庄旱作梯田考察报告.doc_第2页
王金庄旱作梯田考察报告.doc_第3页
王金庄旱作梯田考察报告.doc_第4页
王金庄旱作梯田考察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金庄旱作梯田考察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方旱作梯田——王金庄梯田考察报告河北省涉县王金庄曹纪滨摘要近些年来,深居太行山深处的旱作梯田系统逐渐拉开了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作为其典型代表的王金庄梯田也逐渐被人们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被誉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的农业系统,正逐渐走向衰亡。本课题针对王金庄梯田这一旱作农业区,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近几十年的耕地面积、农作物种植种类变化等进行分析。从一个中学生的角度阐述梯田的兴衰变化,并通过数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一工程的重视,以加强对梯田的保护与建设。关键词王金庄梯田旱作梯

2、田系统破坏维护序言2016年7月19日,涉县遭遇强降雨,连续不断的雨水冲垮了多少石堰,留下了一道道难以弥补的沟壑,那些曾经美丽的梯田变得面目全非。此情此景,让我倍感心痛,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王金庄人,梯田几乎是我全部的记忆,当它一点一点的被改变被损坏,我不禁想要挽留这份美丽,为此,我对王金庄梯田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一、梯田简介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地处太行山东麓。涉县境内均为山地,全县旱作梯田总面积达21万亩。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规模的梯田位于井店镇王金庄,梯田面积1.2万亩,分为5万余块

3、,土层厚的不足0.5米,薄的仅0.2米,石堰长度近万华里,高低落差近500米。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涉县山民挑战自然、战胜自然,一代代在此繁衍生息。1990年,涉县旱作梯田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第二长城”。王金庄境域北纬36°36′至36°38′,东经113°76′至113°88′,东西约3公里,南北约6公里,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98亩,皆为山坡梯田,散布在村子周围的桃花岭、大西沟、灰郊、萝卜郊、康岩、大南、小南、岭沟等地,俗称“二十四条大沟,一百二十条小沟,四脑五坡八岭上”,

4、由于沟岭交错、群峰对峙,整个区域内形成了独特的梯田景观。二、梯田起源涉县旱作梯田建造历史悠久。据考证,从元代初期就有人开始修建梯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修建进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因较长时间社会安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修田造地数量较大。涉县梯田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在山巅登高望远,用石头垒起的梯田,犹如一条条巨龙蜿蜒起伏在座座山谷,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各种姿态。梯田里农林作物丰富多样,谷子、玉米、花椒、柿子、黑枣等漫山遍野,各类瓜果点缀在万亩梯田里,呈现春华秋实的壮丽景象,迸发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

5、美,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大地艺术。目前,以王金庄为核心的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在促进地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稳定繁荣,以及在发展休闲农业、维持生态安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王金庄梯田从元代初期开始修建,只是由于当时人口少,进展缓慢,未成规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梯田修建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因长时间无战乱,人民生活相对安定,村民投身于修田造地,以扩展繁衍生息之基。因此梯田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建成于这一时期的梯田现存存梯田的三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涉县县委、县政府对修建梯田十分重视,

6、集体规划,统一行动,号召全民参与。1953至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境内曾发动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梯田整修行动。1963至1975年成为兴修成绩最为卓越的时期。全村人在公社领导下,造出了梯田2800块,450亩,修建了小型水库以及一系列水利配套工程,如盘山渠道、塘坝、水窖、井等。并且边修梯田边栽树,在山顶种植了22万棵油松侧柏,,在梯田石堰边缘种植了30万棵花椒树。这些举措,对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种植作物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孕育出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涉县梯田则是在北方年降水量550

7、mm以下的旱作雨养条件下修建的。长期以来,王金庄人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田边种植花椒树,在田内种植农作物,巧妙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利用旱作条件下有害生物相对较少的优势,种植保健类小杂粮,产值高效益好,保证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达到旱作高效的目的,此外,一种只在燕赵地区出产的干果-黑枣,也给人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近年来,由于农产品市场的饱和,农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玉米、谷物的种植面积缩小人们转而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老一辈们在山坡上一颗一颗辛苦种下的花椒树,在此时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另外,村委会也在积极寻找致

8、富对策。中药材,一种低投入高收益的作物成为他们的首选。由于村委会的大力推行,中药材逐渐成为广大农户的又一经济来源,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四、梯田的破坏与维护当前,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在追求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传统农业遭到了现代农业的挑战,现代农业在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数量的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