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深圳.doc

曾记否,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深圳.doc

ID:55148257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曾记否,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深圳.doc_第1页
曾记否,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深圳.doc_第2页
曾记否,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深圳.doc_第3页
曾记否,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深圳.doc_第4页
曾记否,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深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记否,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深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曾记否,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深圳  如果深圳没有广深高速、深汕高速、深惠高速,甚至到处是上泥路;同时你手上没有手机、没有GPS,甚至没有一张完整的交通地图,你知道路怎么走吗?你还愿意?还敢自驾出游吗?    我和家人,可能是深圳建市后较早玩自驾游的其中一拨。  1986年,父亲单位给他配了台丰田面包车,自此我的寒、暑假总有几天,家人会集中一起休假,倾巢而出,开车出游。  因为当时出门的不可预计状况太多,所以每次出门,父母会特意煎好半厘米厚的猪扒,夹在方片面包中间,加上水果若干,带在路上以备万一。因为面包

2、车空间大,我们还会把被单直接扔上车,路上谁累了就躺在后排睡。这也造成了我如今的DreamCar都是面包车、MPV、货车之类的。    路边吃饭路上玩    当年深圳周边的路并不比现在进藏的路好,土路多,晴天灰尘大,雨天泥浆甩得车子像叫花子。  那时深圳的经济建设已经如火如荼,物流量大不消说,�流量自然惊人,但周边公路却狭窄、坑洼,即使是当时最康庄的107国道,也有不少土泥路,轿车还要跟货柜车、摩托车混在一起,近距离的路行人、自行车大大咧咧穿插其中,车子根本开不快。  然而路不好,心情却很好。  因为路

3、况差,所以常有刮刮蹭蹭的小意外。当时流行“私了”,少不免双方原地扯皮争执一番,让原本就接踵摩肩的车流变成浩瀚的堵车长龙,迅速围观者众。车上的人大多会下车休息,散散步,松松骨,眼其他车的途人聊天打哈,交朋友,买零食。  跑得 跑得这种热闹的场面多了,公路旁陆续开出了一家挨一家的商店、食肆,那时开车一看到路上商店莫名密集起来,就知道前方是“故事”多发点,或者有摆渡之类。  堵车流里常见农民手提竹篮叫卖,竹篮里大多装着用毛巾加保鲜纸裹着的鸡腿、鸡蛋等,还有面包、当地时令水果等。价格偏高,但当时觉得味道真好!

4、  即使去广州也至少一整天,所以至少有一顿饭需要在路上解决,一般我们会以餐桌上灰尘的厚度来选择馆子。因为这种沙尘飞扬的地方,即使有瓦遮头,餐桌也难免积尘,一般桌面越干净利落食客越多,食物越新鲜。  一路觅食,还能吃到如今想找也未必能找到的地方菜,如上法“钵仔禾虫蒸蛋”。  禾虫是长约2-3厘米的田间害虫,土法禾虫蒸蛋大致做法是,在半温不熟的蒸鸡蛋水里,倒人数十条鲜活禾虫,让它们在热蛋水里挣扎、翻滚,这样煮熟的蒸蛋,黄黄的面上会钻出密密麻麻的狰狞脑袋,极度恶心、万分恐怖,时隔多年的此刻回想起来,胃又马上

5、翻江倒海起来。  堵车,不光能带动一方经济,也能广结善缘,大开眼界!    轻舟已过    除了路况多,找略更需要经验和耐性。  现在常听人抱怨交通指示系统差,但相比那时,现在已然是天堂。  那时有些地方压根儿没有指示牌,或者指示牌残旧破败,或者鬼鬼祟祟地缩在旮旯角落。找路首先要靠地图,但遇上偏点的地方,地图不是衔接不到,就是根本没有,所以路上常常要靠嘴问、靠耳听,要靠经验,当然还要靠一点运气。当柳暗花明地找到目的地时,即使景观再大失所望也很有满足感。也因为那时自驾和旅游未盛行,所到之处,只有零星游客

6、,门票还十分廉宜,遇到陌生的旅人常常会友好地聊上几句,交为笔友。  欺山容易欺水难,自驾出游最无可奈何的莫过于临洋兴叹。那时哪怕是开车去广州,也至少要在东莞过三个渡口,好像就在麻涌、新塘、万江一带。  这种穿江过河的摆渡很便宜,印象中每台车带司机只要1-2元,但运载量很低,所以经常形成瓶颈,要排队等侯。遇到暴雨更会停载,一堆车挤在雨中动弹不得,狼狈不堪。好不容易排队上了摆渡船,汽车、入、摩托车、自行车混挤在一起,身边没准就是一笼鸡鸭鹅,正探着头对你嘎嘎叫。    开车人的庆典    最好走、最可控的应

7、该是东线,惠州方向的公路,因为深圳划为特区前,属于惠阳地区管辖,所以通过惠州的路比较好走,但土路还是有。  往西、往南走就麻烦了,因为必须先北上,绕经广州再往西、往南走。去趟珠海或江门,连续开车起码要一天一夜,所以多半会在广州过一晚。那时住宿价格不高,即使五星的白天鹅酒店一晚上只需80元。但那时普遍工资同样也低,当副总的父亲工资只有440元,已算深圳工薪层不错的水平,我们大都选择30-40元档次的住宿,相当于现在的2-3星。  1997年,虎门大桥正式开通,跨过大珠江口,把深圳和广东西部地区联通起来,

8、这比当年的九七回归更让我们一家兴高采烈。  那时,父亲已经退休,家里用的是姐夫的二手蓝鸟,这算是我们家第一台私家车。为了虎门大桥,我家特意去了趟珠海,第一次开上虎门大桥,还冒险下车,抱着小孩在桥上拍照庆祝。    难得共聚    母亲永远是个去了哪里都不知道,又永远都积极参与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车里,大家都在一起,也是,除了这些时候,老爸、老姐、我四散奔忙。很少整整齐齐地济济一堂,  记得有次路途上遇暴雨,107国道变得泥泞不堪,父亲在路过一条窄桥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