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doc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doc

ID:55148616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9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doc_第1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doc_第2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药的一��类群,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具有与天然植物激素相同或更优的效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直接作用于植物,调节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植物按照人类的需要定向发展,达到增产、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正确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了解植物调节剂的理化性能,选择作物适宜的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多,性能各异,即使是同一种调节剂,在不同农作物或不同品种上效果都不一样,使用时,必须弄清楚药剂的理化性能,弄懂使用说明,再根据作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药剂种类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在此之前还应先经过小

2、面积的试验方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2.严格控制用药量,精准掌握使用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的发挥与用药量和浓度大小有着密切关系,通常使用浓度是较低的,用量也较小,随浓度的变化,效应变化比较大,比肥效变化敏感得多。因此,在用药技术方面必须是准确配制所需的药剂浓度。如生长类药剂低浓度时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浓度更高一点则造成药害或杀死植物。植物的根、茎、叶对调节剂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通常对根的生长很敏感,极低浓度即可促进生长,茎的敏感程度相对较差,促进生长要求浓度较高。叶的敏感程度介于根茎之间。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切勿草率从事,

3、否则会造成苗害。  3.选择适宜的用药时期,掌握最佳用药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不但随浓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且不同生育时期,用药的效果也不一样,生产上应根据栽培需要,适当用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促使水稻种子发芽使用丰产素,可促进种子发芽,增强发芽势,提高发芽率;防止秧苗徒长使用多效唑,在水稻秧苗期可抑制秧苗徒长,可增加分蘖,提高产量;在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结实率使用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水稻结实,提高产量:在水稻制种过程中,往往由于抽穗不整齐,造成父本母本花期不遇而影响产量,特别是包颈严重的田快,使用赤霉素,就能改变这一现象,现已成为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

4、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  4.使用方法要得当。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方法有喷雾、浸沾、注射、茎秆包扎、涂抹、土壤处理等,在生长实践中常用的为喷雾、浸沾、涂抹三种。  5.加强肥水管理。植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一种营养物质,不能代替通常的栽培技术和肥水管理,必须在加强综合栽培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正确使用,才能起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品质的作用,相反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的损害。  6.多种药剂配合使用。一种生长调节剂具有多种功能,但一定条件下有些功能是有利的,有些功效是不利的,若将多种调节剂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用,可扬长避短。但在使用时要事

5、先了解混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相互之间是否有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如用多效唑和920混用,促进水稻多分蘖,早拔芽。比久与乙烯剂混合使用,可促进花芽分化。  7.选好用药天气。生长调节剂作用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气温较高和湿度较大能加快药液进入植物组织,迅速产生效果。因为气温高能促进植物组织对药液的吸收和运输,湿度大有助于气孔开放,吸收快、运输快。药剂是通过叶、茎表面进入细胞,因此叶面上腊质的性质和角质的厚度对药液进入有明显影响,通常叶下表皮角质薄吸收较快,所以喷药最好从下向上,喷在叶片背面。高温天气不利喷药,容易造成药害,雨天不喷,以免冲洗掉。  在配置

6、药液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弄清植物生产调节剂能否溶于水,因为有很多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直接在水中溶解。在配制过程中先配置出母液后在配置成需要的浓度,否则会影响作用效果,因此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稀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