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会稽两骆氏.doc

汉末会稽两骆氏.doc

ID:55148696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汉末会稽两骆氏.doc_第1页
汉末会稽两骆氏.doc_第2页
汉末会稽两骆氏.doc_第3页
汉末会稽两骆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末会稽两骆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末会稽两骆氏  骆姓的郡望中,最著名的一是内黄郡,一是会稽郡。会稽郡的骆氏,一般指的是乌伤骆氏。《义乌骆氏宗谱》开篇就说:“东汉尚书郎雍临字季周公,与权相不合,避居义乌十五都分水塘,隐栖伏龙山,此义乌骆姓之所由始也。”史籍中所载的东汉骆俊、骆统父子以及唐代骆宾王等都是乌伤人。<三国志・吴书・骆统传》:“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Ⅸ旧唐书・文苑传上》:“骆宾王,婺州义乌人。”他们都是骆雍临的后裔。  近日,我读到一方《唐故淮南进奉使检校尚书工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绯鱼袋会稽骆公墓志铭》,原出

2、土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县陆洲村,志主为唐末淮南节度使高骈的部将骆潜。由志文得知,骆氏还有一支在余杭。墓志开头记述骆氏的源流,称:  骆氏著姓,显于前史,与秦同祖,实帝颛顼高阳氏之裔也。祖伯翳,号大费,大费佐大禹理水有功。远孙季延,周孝王时牧正,养马蕃息,孝王赐以王父字,遂为骆氏焉。后汉御史大夫平避董卓之乱,过江居吴之余杭,时人号“余杭公”。后子孙散居浙江之东西郡县。南朝六代,代有英奇,峻节令名,文儒硕秀。家谍史册,耀彩腾辉,美荫清资,英规令望,承家者裒然不替,为儒者卓尔备详,非植丰碑,固难遍举。  关于骆氏的来源有几种

3、说法,一是源于姜姓,《元和姓纂》曰:“骆,姜姓,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以王父字为氏。”这与《义乌骆氏宗谱》所载是一致的。骆氏的第二个来源是赢姓,出自殷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骆潜墓志》说“骆氏著姓,显于前史,与秦同祖”,显然是出于赢姓。《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日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日:“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日:“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

4、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赢氏……大骆生非子……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F渭之间,马大蕃息。  《骆潜墓志》中所说的骆氏先祖事迹与此高度一致,或许就是源于《史记》等。  在东汉末期,乌伤骆氏有比较著名的人物骆俊、骆统父子。谢承《后汉书》曰:  俊字孝远,有文武才干,少为郡吏,察孝廉,补尚书郎,擢拜陈相。值袁术僭号,兄弟忿争,天下鼎沸,群�并起,陈与此界,奸慝四布,俊厉威武、保疆境,贼不敢犯。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后术军众饥困,就俊求粮。俊疾恶术,初不应答。术怒

5、,密使人杀俊。  袁术于建安二年称帝,骆俊为其所杀,应该在建安二年后不久。反推之,骆俊应主要生活在汉桓帝、灵帝、献帝之时。  大约与骆俊时代相同,骆潜的祖先“后汉御史大夫平避董卓之乱,过江居吴之余杭”。骆平,现存的文献资料都没有记载他的姓名事迹。汉灵帝中平六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入京讨伐宦官。入京后,董卓废除少帝,改立献帝,一时间权倾朝野。但是董卓生性残暴,诛杀忠良,很快受到各路诸侯的讨伐,中原陷入混乱。骆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避乱来到了江南,居住在余杭。  从史籍、家谱和《骆潜墓志》的记载来看,东汉

6、末期的献帝之时,会稽应该有两支骆氏,骆俊、骆统一支是东汉尚书郎骆雍临之后,在乌伤已经居住数代;另一支则是新从中原避乱而来的骆平,居住在余杭,离乌伤大约100余公里。  《骆潜墓志》还说:“后子孙散居浙江之东西郡县。南朝六代,代有英奇。”但是遍查文献,我们已经几乎看不到余杭骆氏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骆潜“曾祖璧,皇武都郡司马;祖子卿,皇登州长史,赠太子中允;父绍,皇处州同马兼监察御史”,都不是特别显赫的人物。骆潜有三女,而没有儿子为嗣。在他之后,余杭骆氏就更加隐到历史深处去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