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初探.doc

美丽乡村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初探.doc

ID:55151273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美丽乡村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初探.doc_第1页
美丽乡村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初探.doc_第2页
美丽乡村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初探.doc_第3页
美丽乡村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初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美丽乡村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初探  摘要: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保护生态,推动生态建设越来越被广大村落提到重要日程,“生态环境”作为乡村存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乡村建设中起着基础建设框架的作用。因此,在村庄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把生态放在突出位置,治理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保护和开发本村生态资源。  关键词:前南峪生态发展现状原因分析模式构想  一、前南峪建设之初发展状况  基本生活无保障  20世纪之前,前南峪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农民以种地为生,但因土地贫瘠,作物种类稀少,每家分得的土地人均只有六

2、分地,难以养活全家。  缺乏技术和人才  前南峪的粮食收成年年不好,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人们对于知识和技术的认同感不是特别高,当然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仅凭着一腔热血和蛮干,并未改变大家的生活。尽管人们很勤劳,但是依旧很贫困,生活很艰苦。  自然灾害严重  20世纪70年代,前南峪是一个“无雨成旱,有雨成灾”的穷山村,前南峪过去拥有大片被水侵蚀的贫土。尤其经历了1963年百年难遇的大洪水,把本就贫穷的前南峪冲得一无所有,滩地、粮地、蓄水坝全部毁坏,人均土地只有二分。  思想观念落后  经历了洪水的洗礼,党支部组织村民抗

3、洪救灾,重新建造房屋,并科学制定恢复和发展规划,修整田地、植树造林,提高绿化水平,较之发洪水之前的前南峪经济发展情况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受当时经营体制的影响,村民们仍然过着统购统销粮食的穷苦生活。  二、前南峪发展经验总结  前南峪生态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下,破坏也相当严重,该村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相对完善的生态建设经验。  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划村庄发展  该村在治理生态环境的活动中以小流域为单元,将山、水、田、林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并始终保持与河北林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邀请多位经验

4、丰富的专家对该村的旅游管理、果树栽培、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指导,建立了多所实验基地,为百姓创收。该村还根据水势走向,并结合山脉的坡度缓急、山势走向等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减少了水患的发生。  优化结构,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该村以建设文明村落为出发点,以发展绿色农业为突破口,最终实现村民生活现代化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该村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建成功能园区的奋斗目标。将该村的重污染企业转变为果品深加工区,将种植粮食作物转变为经济作物的种植,将经济林沟建设转变为生态观光林沟建设。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园

5、区、有机食品生产园区、娱乐休闲区等。  三、前南峪模式的提出及其完善  前南峪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资源亟待有效开发,但也应意识到该地区的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也是相当严重的。经过一代又一代前南峪村民及专家学者的努力,终于把前南峪变成了美丽富饶的“桃花源地”,由此也总结出了适合于生态环境资源丰富的村庄的发展模式,即生态协�{发展模式。它是指对村庄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及进行科学开发利用,通过建立生态区等措施进行专门规划,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美丽乡村。  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在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创造更大价值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显著作

6、用,但其自身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农村工业技术落后,生态环境遭破坏。该村村民自办村民企业技术落后,不注重对排放的污染物的后续处理,加之一些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造成村容村貌脏乱差,空气污染、土壤污染、饮水安全等问题突出;景区与周围建设不协调。该村把建设重点放在旅游区,而对外围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力度较小,导致住宅建筑风格凌乱,各功能区交错使用;村庄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从事基层服务的人员严重不足,且多为基层干部兼职。同时也暴露出理论素质差,文化程度低等问题,工作方法普遍缺乏创新,村庄建设后续动力不足。  前南峪

7、通过对自身实际的分析及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提出以下优化模式的方法: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努力使人居环境美起来;加强环境保护,还农村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重新规划旅游园区与生活区,做到互不干涉,互相促进。  四、前南峪五位一体发展  前南峪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不仅将生态环境美化了,还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该村的发展历程中,由经济起基础物质性作用,加大村级建设资金的投入,推动村庄产业结构调整;政治和文化则需要发挥其规范引导作用,以优惠政策与文化引导作为主要精神力量,积极号召建设主体投入乡村建设大潮之中;同时

8、也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及对村级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建设,最终实现最美前南峪的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