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doc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doc

ID:55151474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doc_第1页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doc_第2页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doc_第3页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doc_第4页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  摘要:腐败历来是世界性�y题,各国都严厉打击腐败,但腐败依然屡禁不绝。腐败的成因除却制度漏洞与市场经济诱因等一般因以外,还有其特殊因,即基于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心理结构所形成的特殊因。中国腐败的特殊因是极其显著的人情因素,人情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并滋生腐败。因此,揭示伦理面具下的中国式人情之催生与蜕变、探微人情生成腐败的成因及路径、变革日常生活而走向腐败的深层次治理等,就成为当前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对人情文化进行适当的矫正,以形成持续有效的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局面,进而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关键词:腐败;人情;政治化

2、  中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04-0019-09  作者简介:章忠民,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志坤,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新常态已成定局。在高压反腐之下,“不敢腐”的震慑效应显著,“不能腐”的约束效应初显,然而“不想腐”的自律效应其真正发挥则任重而道远。显然,思想层面“不想腐”的问题触及到人的灵魂深处,即使制度完善了,一个人要想腐败仍然会铤而走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情境会驱使一个人无视制度的约束与惩戒而逾越底线呢?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就涉及到生成

3、中国式腐败的特殊因,即人情因素。中国是一个人情的超级大国,人情的存在不仅可能滋生腐败,而且会使这种类型的腐败披上一层“道德的外衣”,只因其符合社会的伦理逻辑,并由此导致腐败演变为一种“自我道德表演”。如果不能厘清人情之于中国式腐败的特殊作用,从制度逻辑的宏大叙事回归生活逻辑的微观探源,那么对腐败的研究及其防范也只能触及显表。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查处的重大系列腐败案件来看,人情所发挥的严重负面作用是难以抹去的,也令人深思。  一、伦理面具下的中国式人情催生与蜕变  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期的重人伦重人情的泱泱大国,市场经济的快速而又强劲运行导致人情不断发生重大变化

4、,不仅使得中国的人情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并由此催生出种种现实问题。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人情并未因此褪色,反倒是在现实生活中继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每一个置身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除了按照自身的价值取向前行外,也必然要遵行社会法则和“游戏规则”,而人情就是中国社会不成文的规矩。市场经济背景中的人情之蜕变使其戴上了一层面具,在这层面具下是人情游戏极其复杂却又颇具强制性的运行原则。  乡土底色催生人情社会  第一,中国人从出生之日起,每个人就已经附带了终其一生都无法回避的复杂关系网。中国社会“以‘已’为中心,

5、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2。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孔孟之道所谓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等五伦关系是典型的差序格局。在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乡土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某一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同时也与其他众多关系网络产生关系。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终其一生都是在其复杂关系网走完其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  第二,在传统社会,关系网因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分布和居住习性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中国大江大河的分布

6、较为集中,河流湖泊较多的地区往往是农业发达地区,农耕社会的人们围绕着河流湖泊等聚家而成族、聚族而成国。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固定的地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具有简单性与重复性的生活,除非有战争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的爆发,人们很少会迁离故土。在一个稳定而又狭小固定的区域内,人们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却又要处理大量的人际关系。基于本能的生存需求,人们必须讲求彼此之间“以和为贵”,“老死不相往来”是不能保证关系和谐的,彼此之间需要经常互动拉关系,而人情就是这种互动的媒介或者说产物。  第三,中国人所讲的人情就其本意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交融,它是家庭、邻里

7、、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并提升人们生活的愉悦度,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相应地,人情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义务性的人情,这种人情是先天的,如父子关系;第二类是情感性的人情,如夫妻和朋友;第三类是工具性的人情,即人情双方有着利益往来,如生意合伙人等。在实践中,这三类人情往往互相渗透,很难精确划分彼此,如人们所熟知的晋商、徽商中,很多人的关系就交叉着亲人、朋友、生意伙伴。  乡土底色催生了人情社会,即使今天中国社会日益加速的流动性和城市化进程在消解乡土社会的色彩,但是谁又能否认人情仍然是中国社会的底色呢?无疑中国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然可能是一个充满了“人情味

8、”的国家。可是,正是这种人情世故给不正当的人际交往奠定了基础,为人与人之间的腐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