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发展史 课件

中国服装发展史 课件

ID:5515238

大小:4.50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16

中国服装发展史 课件_第1页
中国服装发展史 课件_第2页
中国服装发展史 课件_第3页
中国服装发展史 课件_第4页
中国服装发展史 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服装发展史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舒适、方便、平民化转变。清代皇帝龙袍清代皇帝朝服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清代皇后凤袍清代皇后服饰 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图展示的服装纹样为凤穿牡丹。整件服装在鲜艳的蓝色缎地上,绣八只彩凤,彩凤中间,穿插数朵牡丹。牡丹的颜色处理得净穆而素雅,色彩变化惟妙,具有传统的山水画特点。与此相反,凤的颜色比较浓重,红绿对比度极

2、为强烈,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此图为皇后所穿的凤袍展示图。清代宫廷服饰 有五粒钮扣的长衣,清代女式衬衣是妇女的一般日常便服。本图为晚清凤凰牡丹金寿字纹刺绣衬衣云肩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舒适、方便、平民化转变。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长袍马褂西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西装和中式服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中山

3、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饰.中山装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中山装的造型特征礼义廉耻以文治国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下面为女装近代妇女袄裙 这是一种礼服,具有中西合壁的特点:上衣的款式为对襟翻领,溶进西装特色;服装的纹样仍采用龙凤,不失传统风格。整套服装的图案,均以各种规格的料珠和五彩光片缀成,无论日光下或是灯光下,都能产生光彩夺目的壮实效

4、果。上袄下裙辛亥革命以后,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晚清时期民国时期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到了

5、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完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了解了近代的服饰,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现代的服饰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受苏联影响,列宁装成了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70年代末的时尚——碎花衣裳现代流行时装现代流行时装就到这里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