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人以及机械能(专题训练).doc

机械与人以及机械能(专题训练).doc

ID:55155711

大小:9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机械与人以及机械能(专题训练).doc_第1页
机械与人以及机械能(专题训练).doc_第2页
机械与人以及机械能(专题训练).doc_第3页
机械与人以及机械能(专题训练).doc_第4页
机械与人以及机械能(专题训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与人以及机械能(专题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龙文学校机械与人、机械能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1所示是古代战争中的“大炮”——抛石机,用它把大石块抛出去,打击远处的敌人,它实际是一个图1A.费力杠杆B.等臂杠杆C.省力杠杆D.斜面2.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A.0.2J  B.2J C.200J  D.2000J3.一台机器的机械效率为80%,当它完成1000J的总功时,所做的有用功为A.1000J  B.800J C.400J  D.200J4.如图2所示,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下面所列的

2、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图2A.他的质量B.单杠的高度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5.如图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1,物体静止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向左运动10m,在力F2作用的过程中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图3B.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仍为2m/sC.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30ND.拉力F2做功为300J6.如图4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的货物提到9m高的楼上,所用

3、拉力为80N,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图4A.1800J83.3%B.2160J83.3%C.1400J80%D.1800J80%7.神舟7号载人飞船顺利升上太空并返回地面,全球华人为之振奋、自豪。当巨型降落伞吊着神舟7号返回舱安全进入大气层并匀速下落时,返回舱的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D.动能和势能都不变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能利用起来比较简单且不污染环境B.利用潮汐可以在海水退潮时发电C.利用水能是利用水的动能,与水位高低无关D.现代大型水轮机不但功率大而且效率高达90%二、

4、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9.俗话说“小小秤砣压千斤”,这可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来解释。只要秤砣对秤杆作用的力臂比所挂物对秤杆作用的力臂_________(选填“大得多”或“小得多”),那么“小小秤砣压千斤”是完全可以实现的10.学校国旗杆的顶部通常安有一个________滑轮,其目的是改变力的_________。11.一位重600N的同学背着重40N的书包站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当汽车驶过100m的距离时,该同学对书包所做的功为_________,汽车底板的支持力对同学所做的功为_________J。图511.如图5所示,重

5、500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44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6m,必须在绳的自由端加60N的水平拉力.那么拉力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图612.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6)。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________N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内匀速吊起了lm,起重机的功率是________W,机械效率为________

6、。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13.发条拧得越紧的钟表,走的时间越_______,这是因为发条越紧_________能越大。14.在抗震救灾中,空降部队的战士空降到汶川。战士在跳伞时.如果在空中未打开伞,且加速下降(不计空气阻力).他的动能__________,势能___________。如果伞打开后,战士匀速下降,则此时他的机械能___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综合题(共20分)15.(1)图7是安装在小区进出口的栏杆(栏杆是一根粗细均

7、匀的圆木杆)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压力F时,可将栏杆拉到如图7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压力F的力臂L1和重力G的力臂L2。图8图7(2)请在图8中画出该滑轮组最省力的绳子绕法。16.(8分)在探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用图9所示的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序号速度(m/s)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0.220.10.80.383.320.230.11.10.330.420.20.80.6图9(1)将实验序号2、3所对应的机械效

8、率填入相应表格中的空白处:(2)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滑轮组的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时,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17.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的抢险队作为第一支到达灾区的移动通信抢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