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

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

ID:5515698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6

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_第1页
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_第2页
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_第3页
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_第4页
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安全教育材料静电的危害与消除一、静电产生的原因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其次,因物体电阻率的不同而产生,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转移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液体的电阻率在1010~1015Ω•m时,能产生危险的静电,而在1013Ω•m时产生的静电最大,高于1015Ω•m或者低于1010Ω•m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特

2、别是电阻率在106Ω•m以下时,对静电来说就等于是导体的作用了,这时可以不考虑静电的问题。二、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有三种:一是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二是可能产生电击。静电产生的电击虽然不会致人死亡,但是往往会导致二次事故,因此也要加以防范;三是可能影响生产5安全教育材料。在生产中,静电有可能会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降低产品的质量。此外,静电还会引起电子自动元件的误操作。三、静电的消除措施静电最为严重的危害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其在瞬间即释,放电能量大是其引发静电危害的突出特点。因此,必须

3、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消除静电危害。防止静电危害的关键是: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设法导走或中和产生的电荷,并使它无法积聚;防止有足够能量的静电放电;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一般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一、泄漏法和中和法(

4、一)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采取正确的接地措施。1、固定设备5安全教育材料(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离心机等)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若为覆盖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2)直径大于或等于2.5m及容器大于或等于50m3的设备,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起间距不应大于30m。(3)有振动性的固定设备,其振动部件应采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接地,不准使

5、用单股线。有软连接的几个设备之间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4)皮带传动的机组及其皮带的防静电接地刷、防护罩,均应接地。(5)固定设备与接地线或连接线宜采用螺栓连接。(6)与地绝缘的金属部件(如法兰、胶管接头等),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引出接地。2、管道系统(1)管道在进出装置区(含生产车间厂房)处、分岔处应进行接地。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2)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加跨接线;当管道交叉且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加跨接线。(3)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

6、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5安全教育材料(4)金属配管中间的非导体管段,除需做特殊防静电处理外,两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或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5)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3、人体静电接地(1)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才能有效防止和降低静电的产生与积聚。(2)为确保安全,员工在工作场所不应穿脱衣物、帽子或类似物。且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如钥匙、硬币、手表和戒指等。(二)增湿在生产作业现场安装空调设备、喷雾器或悬挂湿布片

7、,以提高空气的湿度,从而降低或消除静电的危险。从消除静电危害的角度考虑,在允许增湿的生产或作业场所,保持相对湿度在70%以上较为适宜。(三)添加抗静电剂由于抗静电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因此,加入抗静电剂,能有效降低材(原)料的体积电阻或表面电阻,加速静电泄漏,从而消除或降低静电危害。但应注意防止某些抗静电剂的毒性和腐蚀性造成的危害。同时,对于悬浮状粉尘或蒸汽,任何抗静电剂都不起作用。因此,只有选择合适的抗静电剂,才会收到理想的防静电危害效果。5安全教育材料(四)静电消除器安装静电消除器是静电中和法的具体应用。此类产品生产厂家较多

8、,要注意选择作用范围大、消电效果好、耗电低、易于安装和便于管理的静电消除器,消除器要适应场所的电气安全要求。二、工艺控制法危险化学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静电量,与流速的二次方成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