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doc

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doc

ID:55161211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doc_第1页
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doc_第2页
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doc_第3页
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doc_第4页
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苗族刺绣是相当著名的民族文化遗产,已被世人公认为最精美的刺绣艺术,但由于受传承方式等的影响,苗绣有濒临失传危机。本文介绍苗族刺绣的类型、论述刺绣在苗族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刺绣濒临失传的原因,探讨如何传承、保护苗绣。  关键词:苗族刺绣;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066-0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贵州少数民族在长期共生共存中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广博深厚,如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风格迥

2、异的民居建筑、色香味美的民族饮食、欢乐壮观的民族节日、优美动人的民族歌舞、绚丽多姿的民间戏曲、精美绝伦的民族服饰等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这是人类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贵州少数民族刺绣中,苗族刺绣(简称“苗绣”),与水族“马尾绣”一样都是著名的民族文化遗产。服饰产生之初,只是用以遮羞避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实用之上又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和象征意义,不再限于只是生活中的实用品,而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绣饰是服饰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种美化生活的劳动。2006年国家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共有31项,其中

3、包括贵阳花溪和黔东南雷山县、剑河县的苗绣。苗绣构思大胆、造型奇特、配色巧妙,风格迥异,通过夸张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苗绣取材十分广泛,花木鸟兽,浮云红日,凡人们喜爱之物,都可栩栩如生的表现在苗绣上。苗绣常用于苗族服饰的衣袖、衣领、围腰、围裙、飘带、鞋、背带及小孩帽子上等。    一、苗族刺绣的类型    针法是刺绣的灵魂,针法就像雕刻家手中的刀,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画面由它而来,栩栩如生的效果由它而产生。针法就是针在织物上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轨迹,各种轨迹的最终组合便形成了赏心悦目的刺绣图案。苗绣的针法很多,计有平绣、辫绣、绉绣、

4、结绣、缠绣、贴绣、绒绣、堆花、倒针、锑绣等十多种,其中平绣、编卷、缠绣、打籽、堆花、贴花等六种较为常用。  平绣是最为普通的绣法,这种绣法重于图案布局的美观匀称,色调鲜明,有明显的物象感。所谓平绣即指在布上描绘或贴好纸模后,以平针走线构图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单针线,针脚排列均匀,纹路平整光滑。苗族平绣往往与剪纸结合在一起。其方法先把剪好的纸花贴在绣花布或缎子上,然后将花线照着剪纸花纹样绣,直到绣满为止。这种绣法用色不太复杂,习惯以一种色为主,比如蓝色或红色。  编卷以八九根或十三根彩色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每根辨条多

5、数只用一种颜色),然后将这些小辫条在贴好纸花的缎子上,照着纸花的纹杆下铺或皱起来铺在纸花上,一圈一圈的由外向里,另用一根同色丝线把它钉紧,即成编绣。  缠绣绣法也先用剪纸花贴在缎子上,再用两颗各穿有线的针来绣。即甲针向乙针缠线,乙针被缠好线后向下刺,回针上来又向甲针缠线,甲针再往下刺,两颗针这样互换着。这种绣法花工太多,现在很少用了。施洞地区红衣盛装的花纹花缘,有的也用缠绣的方法绣上一圈围着,但只用一颗针操作。  打籽绣是将纸贴在绣布上,然后用缠丝线钉花纹的边缘,形成花瓣框架,最后在花框内插针刺绣。插针时,每入一针,回针

6、在布面上,以丝线绕针二至三圈,然后插入布,形成打结的样子,并使画面呈现粒状。苗绣中以打籽技法为服饰主要装饰构图闻名的有台江县革一地区。此地喜用缠丝白线为花瓣钉线,以朱红、浅绿色的打结绣丝进行刺绣,形成以花草、鸟纹为主的水云纹式风格的图案。  堆花是以同色或不同色的布剪成方块或三角形状,再将色布一层叠一层地贴在衬布上图案,丝线钉固而成,此特点是运用色差显花,使图案具有山远到近或山近向远的立体视觉效果。以堆花为主要造型手段较著名的是台江革东、施洞,凯堂一带。在记载中,堆花多达十五层之多,图案有人物、鸟、蝶、几何纹等。  贴花

7、作法是将彩色布或缎子剪成花朵,再向其他衣物贴上去,然后在花纹的边缘上滚个边就行了。贴花使用不很普遍,用于衣物上面也很窄。  以上六种刺绣方法中,有的有地区性,有的是同一地区就采用好几种,一件衣服往往也包括好几种刺绣方法。如台江城郊一带的盛装就有平绣、编卷、堆花等;施洞的盛装就有平绣、堆花、缠绣等。只是某个地区以某种方法为主,某种衣服又以某种刺绣法为主,并非绝对化。针法改变着画卷,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同时改变着人,追寻着无穷的艺术境界。因此,节好针法,熟练掌握各种针法,自如地组合运用针法,进而探索和发展新的针法,让手变得更加

8、灵巧,使绣出来的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每个刺绣爱好者的最大心愿。    二、苗族刺绣的社会功能及意义    苗绣做工既复杂,又耗时颇多,但因在苗族的各种集会上,如婚丧、跳花、跳场、斗牛、行歌、赶集、摇马郎等,苗族女子都要身着刺绣盛装,故都必须精心加以制作。  从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工艺精湛的花衣及其刺绣上,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