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井 千年盐都.doc

黑井 千年盐都.doc

ID:55162525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黑井 千年盐都.doc_第1页
黑井 千年盐都.doc_第2页
黑井 千年盐都.doc_第3页
黑井 千年盐都.doc_第4页
黑井 千年盐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井 千年盐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黑井千年盐都  与云南诸多地方相比,龙川江河谷中的黑井没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不过是夹在两座高山间的一座落魄失意的小镇。然而就是这么一座略显破败的小镇,凭借其非凡的历史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    显赫一时的千年盐都      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盐”字,连接起黑井千年沧桑。  黑井兴于盐。其产盐历史至少可追溯到距今2000年前的汉代,所产盐虽名为“黑盐”,实则“洁白味美”。  盐是黑井人的骄傲,也是黑井显赫一时的基础。明洪武年间,黑井设正五品盐课提举司,从应天府迁来64名身份非同一般的灶丁开发黑井盐业。此后,藏于

2、深山僻壤的黑井,像暴发户一样突然发达起来,并开始走向极盛,成为名闻遐迩、富甲一方的小镇。  当时黑井常驻人口多达两三万,而且每天都有成千上万驮盐的马帮、盐商往来于此。各种文化开始在这块两山夹峙、面积只有0.55平方公里,且多石少土的弹丸之地交融,渗透。小镇内更是商铺林立,车来马往,盐商灶户家家兴屋建房,男女老少披金戴银,镇内兴资办学,镇外产业兴旺。就连昆明的祥云街、拓东路两大主要街区,都成了黑井人的产业。  那时的黑井人有多富裕,今天我们实在难以想象。在黑井盐业鼎盛时期的清朝,黑井所缴纳的盐税占云南盐税总量的64%,即便是开始走向衰落的清末民初也曾达

3、46%。据说民国初期,即便是做苦力活的卤夫,做半天活就有一枚“袁大头”入袋,不但足以养活一家三五口人,还能攒下钱来置家产,赌博,吹大烟,黑井当年的富庶可见一斑。  建国前,海盐大举“入侵”,薪乏柴贵导致煎盐成本提高,令富甲一方的千年盐都衰落。曾经在云南历史上辉煌了几个朝代的黑井,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逝,无声无息地酣眠于茫茫群山中。      古镇的慵懒时光    进入古镇,走过浅短,狭窄,弯曲的街道,出现在面前的便是黑井的象征――“节孝总坊”。即便是今天,每个走进黑井的人,都要从这座牌坊下穿过,感受她的存在,仰视她的尊严。光绪27年(1902年),经

4、钦准恩赐,黑井,琅井、元永井的盐商灶户们,捐资为三地87位贞节女修建了这座石牌坊。其复杂的构造、精巧的做工,庄重的造型,精美的雕刻,在整个云南几乎绝无仅有。  当年,一驮驮洁白如雪的黑盐从这里运出,换回来的是一驮驮闪着诱人光芒的银子。不过处于群山之中的黑井,赖以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只有一条条盘旋在崇山峻岭间的羊肠小道,以及追逐太阳的一群群马帮。男人赶马走天下,这话听起来颇有豪迈气概,但在凶险的漫漫旅途中客死他乡也在所难免,古时的黑井也就多了几位寡妇。忠于亡夫而永不改嫁的黑井寡妇们,从此只能残守妇道,枯了余生,节孝总坊自然就是为这些寡妇树碑立传了。  这

5、座牌坊往往被外人忽略的奇特之处,是上方两边飞檐般的石雕凤凰,竟然压在尊贵的龙上面,成为难得一见的奇观。据说这是慈禧太后的旨意,也是“垂帘听政”特有的时代特征。  节孝总坊前,一位老人正似有所思地抚摸着牌坊下的石狮子,不忍打扰她一个人的世界。抬头仰望这座精美绝伦的牌坊,不知道这是道德典范还是精神枷锁,是值得赞赏还是一种莫名的悲哀。  过五马桥进入二街,便是黑井主要商业街,当年这条街布满旅店,饭馆、赌馆,商贾云集、人嘈马嘶,从天亮喧闹到天黑,又从天黑喧闹到天亮。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晚上,当我吃完饭从一家小饭馆走出时,二街上已人影寥寥,昏暗的店铺传出的

6、光线像无神的眼睛一样张望着,无所事事的店主昏昏欲睡。几个着装鲜艳的背包游客,也恍若被古镇的清悠感染,懒散地走着,静静地看着,挥霍着难得的慵懒时光。    千年财富积淀的遗产    当年,暴富后的黑井,没有在安逸中迷失自己,而是大举兴资办学,在阔绰得披金戴银的同时,也学会了之乎者也的文雅。文庙的兴建就是一例,现被黑井小学所用。  占地6000平方米的文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算得上是黑井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即便现在也能感受到其当年规模之宏大。大成殿的单檐歇山顶,六层象鼻,凤头斗拱装饰的屋檐,无不透露着当年的精美与气派。东西石壁的须弥

7、座上刻有精美的浮雕,东侧“九狮戏珠图”尤为别致抢眼。不过我数了半天却独少一只,据说只有聪明智慧的人,方能看出那巧妙隐藏着的第九只狮子。  满墙披绿,飞檐翘角,挂满红灯笼的武家大院,是黑井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隐含有“六位高升、四通八达、九九通久,王隐其中”的设计意境,布局相当奇特。雕龙画凤的飞檐,精雕细琢的门窗,黑黝黝的石门墩,大房间套小房间的设计,让人感觉如入迷宫。据说由于武家大院盖得过于豪华,大有压住县衙门之势,官家不得不做出一条很无厘头的规定――不准武家将大门开在正街上。武家动了一番脑筋后,干脆将大门朝北而开,并让大门不与墙平行,而是稍斜于墙

8、正对不远处的文庙,以求纳一股祥和之气,承一袭儒学之风,不动声色中占了个大便宜。  具有浓郁明代建筑风格的大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