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丹霞山.doc

鬼斧神工丹霞山.doc

ID:55162584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9

鬼斧神工丹霞山.doc_第1页
鬼斧神工丹霞山.doc_第2页
鬼斧神工丹霞山.doc_第3页
鬼斧神工丹霞山.doc_第4页
鬼斧神工丹霞山.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鬼斧神工丹霞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鬼斧神工丹霞山  这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红石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1.4亿年――7000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内陆盆地,它由大量的红色砂砾陆相沉积,形成了红色地层。后来,地壳逐渐上升,600万年来,隆起的红层被流水侵袭、切割,形成了这片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也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人文风情。    韶乐仙风看丹霞    最近去了一趟韶关的丹霞山,真正领略了韶关丹霞地貌的壮观。从江西的赣江水系一直延展到广东的

2、韶关丹霞山,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这种地貌形态,但是有如此大范围,群峰竞秀,妙趣横生的景区,却绝无仅有。  在仁化县的“乡贤”――龙兆康先生的陪同下,游览了丹霞山。首先乘索道登上了宝珠峰观景台,宽广的观景台上,视野辽阔,丹霞山磅礴和深邃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极有层次的丹霞地貌,一层层地延续到天边,令人心旷神怡。近处的僧帽峰、望郎归、蜡烛峰,远处的茶壶峰、观音送子……三十六峰,可谓峰峰皆奇。  观景台后面有一座“韶音亭”,上刻对联一副,“乘缆登亭临风纵目觉三十六峰声声在耳;凭栏思古沿宋而清循百零八寨耿耿于怀”。好一副对联,写

3、尽了丹霞山的千古春秋。  当年舜帝登韶石山奏《韶乐》,或许只是一个传说,然而却引来了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来凭吊抒怀,韩愈、苏东坡、杨万里……都有诗词华章流传。古人有诗曰:“水尽崖底见,丹霞碧汉间。女娲五色天,虞舜千年山。”3000多年延绵史的《韶乐》神秘、奇妙,“华夏第一乐章”的天籁之音,是那样的令人遐想,陶醉于眼前景致的我们,仿佛又听见远古的琴、瑟、钟、鼓之音在三十六峰间飘荡。  当然,最现实的还是那100多个寨子的历史,它记录着丹霞山的沧桑。龙先生告诉我们,这里是百越族人的生息之所,这里逢山有寨,逢门必险,峰峰有

4、寨,丹霞山区的古越族先民,曾利用天然洞穴群居,后又在悬崖顶上构筑山寨。从秦汉到宋明,一批批中原人为了躲避兵灾匪盗,来到这南蛮之地,攀上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奇险山崖。他指着远处的几座山峰说,他到过金寨峰,在那高高的丹霞石崖上面,居然有10多亩水田,天乙山还存留有古代的街道遗迹,老先生为之惊叹。他说这里还有摩崖石刻、悬棺墓葬、佛教别传禅寺以及80多处石窟寺遗址。仅长老峰一带的摩崖刻石、碑刻就有几十处,形成了遍布于山道旁的文化景观。  在观景台,我们眺望着那一座座突兀而立、千姿百态的群山,真的难以想象,古人是在怎样的环

5、境下艰难地生活,延续着一代代的生命,又孕育了多少奇特的故事。龙老师告诉我们,这些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都是丹霞山的瑰宝,可惜,在29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真正开发出来的只是极小一部分。有许多游客到了丹霞山,只是到观景台走走,到阳元石看看,怕麻烦的导游就带着游客走了。其实大量的丹霞红岩风貌,他们没有观赏到,大量的人文风光也没有看到。  300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创别传寺时,曾把丹霞山归纳为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驼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松涧涛风

6、。我们的游客又看见了多少呢?  我们也没有时间一一去追寻这十二景,只是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望,希望尽可能多地把这十二景收入眼帘。    通泰深幽话沧桑    通泰桥、混元洞,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结合得很好的景区。通泰,否极泰来,混元,混沌初开,天人合一,一看便是道家练功之所在。道家练功讲究精、气、神,这里必然是个极好的修身养息之地。在龙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走过一段游步道,原生态很好的阔叶林遮天蔽日,游步道也设计巧妙。这里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龙先生说,丹

7、霞山还有许多花卉品种,其中兰花就有春兰、寒兰、白兰、剑兰、蕙兰等数十个品种。1987年,这里发现的一株“达摩兰”,为稀世珍品,据说当时世界上仅发现两株,因为先发现的那一株是在台湾的达摩庙,所以以“达摩兰”命名。这株丹霞达摩兰,曾在香港花市标出高达100万港元的价格。    沿着通泰桥的路标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通泰桥下,因为是在登山小道上行走,我们的眼光都注视脚下。龙先生这时提醒大家抬头仰望。呵,一道飞天而过的巨石横跨在山涧两边,起码有几十米的跨度,气势非凡,驻足观望,令人惊叹。然后我们又顺着一条仅可一人通过,开凿

8、在陡峭崖壁的石蹬攀登上去,天地豁然开朗,对面的玉屏峰迎面而立,阳光下远处显现出各种形态的丹霞山峰姿态万千。  拐过几道弯,龙先生指着远处一个突兀的山峰告诉我们,那就是“文幢寨”,山尖下面一点的缺口处就是“文峰书院”,这里看过去很小,到了那里就是别有洞天了。宋代名臣,被誉为“岭南第二人”的工部尚书余靖就在那里读书。听龙先生一说,当时就很兴奋,因为我的拙著《北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