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人生)老天津卫过腊八.docx

初中语文文摘(人生)老天津卫过腊八.docx

ID:55163055

大小:21.0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9

初中语文文摘(人生)老天津卫过腊八.docx_第1页
初中语文文摘(人生)老天津卫过腊八.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摘(人生)老天津卫过腊八.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天津卫过腊八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于大自然和人类都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尤其是中华民族的节日——春节,那就更热闹了。天津是个移民城市,居民五方杂处,各地的民间风俗都有所体现,过春节的讲究也就多一些特色,那我们就说说老天津卫过大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是一首天津地区的儿歌,只要一唱,就立刻把我们带进春

2、节的喜庆之中。    腊八,也就是阴历十二月初八,这天一定要喝腊八粥。腊八粥用大米、小米、豇豆、小豆、花生、小枣等多种材料熬制,一句话就是五谷杂粮。过去熬腊八粥有几样不能搁,莲子、桂圆、薏米、大芸豆,为吗呢?老人们说这些东西“伤味”,不是胃口的胃,是口味的味。让我分析,第一,这几种东西有的是大补的中药材,吃了上火;有的是不好熟,再加上马上就过年了,得清淡点。第二,过去穷人也买不起这几种好东西,所以老人们就用妈妈例儿约束一下,其实放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说到归其,这喝腊八粥主要是为祈求来年丰收,祭祀五谷之神的意思。

3、    据说腊八粥是从尼泊尔传过来的,为的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僧人们每逢这天熬粥施舍众生。此时已经是年根儿,就留下了这么一个习俗。    寺庙里的大锅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在锅底部有一个大海碗那么大的小凹槽,由于赊粥量很大,用米很多,来不及淘米,又因为那熬粥的锅巨大,需要架上木板,僧人抬着整袋的米向内倾倒,所以就难免有砂石在锅内。可令人奇怪的是,这熬好的粥竟然没有一点砂石,奥妙就在这锅底的小凹槽内,由于砂石比重大,沉底儿,就都聚集在这个凹槽里,僧人们盛粥的时候,都会沿着锅沿慢慢盛,最后所有的砂石就剩在了锅底儿。

4、我曾经在北京见过雍和宫的大锅,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天津也有腊八赊粥这个老例儿,但不是赊腊八粥。腊八粥是自己家人喝,赊给别人的是豆粥,也叫腊八豆。腊八这天,天还没亮,各家就起来熬豆粥或秫米粥。胡同里的小孩儿们不分男女凑在一块儿,怀揣自备的瓷碗儿,四五点就在胡同里串走,只要发现哪家房顶烟囱冒烧柴火的烟,就一边跑一边唱“烟喽!烟喽!”,“烟喽!烟喽!”童声嘹亮。到那家门口,就改成唱“缘喽!缘喽!”只要那家煮了“秫米粥”、“腊八豆”,主人就一定会开门给孩子们盛粥盛豆,并且也要唱“缘了,缘了!”意思是通过赊粥,人与

5、人结缘,人与佛结缘。孩子们就说“结缘,结缘”,然后喝着热乎乎的“腊八豆”、“秫米粥”,虽然没有红糖,也感觉甜丝丝的,别提多高兴啦!接完这家,又去接那家,直到吃得小肚子都鼓起来。在天津,“缘儿”这个词句经常可以听到,小贩论堆儿出售菜蔬水果时,经常会喊“包缘儿啦,包缘去吧”,还有说“裹缘儿”的,是取佛教“果缘儿”的谐音,都是与买主有缘分或者结缘的意思。    腊八这天还要做腊八醋,实际上应该是泡腊八蒜。听老人们讲,腊八蒜的“蒜”字,与算术的“算”字同音,各家商号都在腊月开始拢账,把一年的收支计算出来,看看盈亏,另外

6、债权和债务,也要在腊月算清楚,该还的还,该要的要。所以到了腊八前后,各家店铺都会传出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和报账声。    算账是商人的事儿,老百姓还是为吃腊八醋,那为吗非得吃腊八醋呢?春节期间,老百姓的饭食,多以饺子为主,人们习惯吃饺子时蘸醋、就蒜,但蒜味太大,把蒜浸泡醋里,醋就有了浓浓的蒜味,也就不必再吃生蒜,为了嘴里有味儿讨人嫌了。    您看看这腊八过的,是不是有滋有味?这就是天津卫大年的腊八节和腊八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