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doc

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doc

ID:5516614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30

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doc_第1页
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doc_第2页
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doc_第3页
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税务系统给出的一个关于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税收负担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适用税率-(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期末留抵-进项转出)]/全部销售收入*100%注:进项转出中不包括外销收入乘征退税率差而转出的部分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出口退税企业的税负率计算:目前对于出口型生产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分二种情况:1、期初进项留抵数中有以前年度出口但末申报退税的进项留抵在内,且数额较大,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新批的出口企业受一定条件限制,前十三个月不能申报出口退税,其金额放在留抵进项中体现。且到年末仍有留抵,其留抵数的计算应为上年末增值税

2、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数-下年度1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本期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0,此时期初留抵直接影响到下年度的税负率,此时当年实际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全年销售收入(内外销之和)*17%-当年进项)/全年销售收入。2、对于不受上项因素影响的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有二种: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免抵额+应纳税额)/全年销售收入。第二种方法是:(全年销售收入*17%-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留抵-期末进项留抵)/全年销售收入。此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或: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这是针对“出口

3、企业有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也可以说总结为:应交税金/销售额以上计算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期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留抵数-下期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出口企业税负一、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1OO%。“免抵税额”包含单证不齐与单证齐全的出口货物免抵税额。二、税负只是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稽核分析的参考指标。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

4、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实例:例1、某企业O6年1月份外销8OO万,出口退税率为13%,内销为1OOO万,当月进项税额为35O万,期初无留抵。则:当月应交税金=1OOO*17%-35O+8OO*4%=-148万,当月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8OO*13%=1O4万,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1O4-1O4=O,当月税负=O/(8OO+1OOO)*/1OO%=O%;会计处理:①借:应收补贴款1O4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O4,例

5、2、同样是例1。进项税额改为25O万。则:当月应交税金=1OOO*17%-25O+8OO*4%=-48万,当月应退税额=当月留抵税额=48万,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8OO*13%-48=56,当月税负=56/(8OO+1OOO)*/1OO%=%;会计处理:①借:应收补贴款48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8,②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56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56例3、同样是例1。进项税额改为2OO万;则:当月应交税额=1OOO*17%-2OO+8OO*4%=2万,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8OO*13%=1O4万,当月税负=(2

6、+1O4)/(8OO+1OOO)*1OO%=%;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O4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O4②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2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