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

班级管理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

ID:55170051

大小:13.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30

班级管理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班级管理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班级管理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调查报告驿城区胡庙乡第二初级中学一、调研目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整个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调研从而加强和改进班级管理,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与教学、服务于学生,为学校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二、调查对象和工具本校7——9年级学生,共130名。采用问卷调查三、  调查项目1、学校班风及学习状况2、学生卫生管理状况3、学生在校的生活状况4、班主任管理学生的状况5、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及学校各项活动开展和学生参与状况6、班主任对班干部培训和

2、管理状况7、班主任工作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四、调查结论和对策(一)结论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大多数的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1、农村中学留守而占据了相当多的比例约占学生的五分之三,学生长期缺乏父母的管理和教育时还在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不良的行为和偏激的性格,这就给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带来很大的困难。2、农村中学学生寄宿学校远离家长一周只回家一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不方便。这就使家庭和学校、学生和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出现空档不利于及时解决孩子在校、在家出现的问题。为班主任在班级管

3、理以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增加了困难。3、学校德育管理干部人手不够,对走进各个班级广度、深度不够。对班级间的不均衡发展把脉不准。对班级建设的指导力度不大。4、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随意化。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缺乏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仅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不少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定位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围绕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而开展班级管理。而忽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仅仅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统一化、模式化,即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

4、内在潜能,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仅仅注重学生在校、在班这一段时间的管理,没有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班级管理的随意化,导致了学生思想素质下降,心理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也人为地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5、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片面化,通过调查问卷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只重视对学生的常规管理,而忽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班级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相辅相成的。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整个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学时代是人生

5、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不仅是中学生许多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更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打基础阶段。他们在班级管理中仅仅注重本周的卫生是不是得了第一名、有没有学生因违反学校的纪律而扣本班的班级量化分、一周学生的出操情况、学生的考勤情况等等。还有些班主任甚至学校的一部分领导只重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殊不知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威化。大部分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绝对权威地位,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立,管理的实施,监督的

6、进行,到学生的评价,都由班主任说了算,班主任充当着“封建家长”、“警察”的角色。学生成为被管制的对象,没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因而班级学习的风气不高,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得不到培养,学生只能机械被动的执行班主任布置的各项任务。7、班主任工作方法简单化。有人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和成果,有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但班级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在班级管理中不注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以批评惩罚教育为主,甚至个别班主任还有体罚学生的现象。在《班级管理

7、调查问卷》中班主任对违纪学生耐心教育的占25%,请家长的占36%,批评惩罚教育的占39%。可见在教育管理学生中班主任还是以批评惩罚教育为主而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以至于有很多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甚至对班主任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8、班主任对学生评价的主观化。有很多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依据只看学生的成绩好坏。一方面班主任常常以成绩好不好、是否听话、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把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视为“好学生”,而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调皮捣蛋学生当成另类,进而把学生区分为优、劣两种。这种评价只关注学生的智育,没有全面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美、

8、劳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用单一的标准去塑造学生,用固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