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教案二

《制取氧气》教案二

ID:5519737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6

《制取氧气》教案二_第1页
《制取氧气》教案二_第2页
《制取氧气》教案二_第3页
《制取氧气》教案二_第4页
《制取氧气》教案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取氧气》教案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制取氧气》教案二《制取氧气》教案二制取氧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教学用具:药品:高锰酸钾仪器:试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导管、烧杯用品:火柴、棉花、玻璃片【预习案】: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____体,密度比空气略,溶于水。2、实验室中氧气是怎样制得的?常采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或氯

2、酸钾的方法制得氧气。3、n4制氧气,化学反应的字表达式为。4、H22制氧气,化学反应的字表达式为。、n4是一种色的体,H22是一种色的体,n2是一种色的体。【教学案】:环节1:复习提问,导入新。上节我们学到了几种实验室制取2的方法?结合上节的所学内容,本节我们重点讨论n4制2的过程。用n4制2,第一过程应考虑实验原理,即化学反应的表达式。(请位同学上黑板书写我们上节学过的n4制2的表达式)环节2: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我们知道任何一套制气体的实验装置都可以分为二个部分,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下面让我们探究n4制

3、2应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什么样收集装置?①多媒体投影:气体发生装置的二种类型呈现:n4的外观问:n4是什么状态?n4制2的反应条是什么?思考:n4制2应选择哪一套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②多媒体投影:三种收集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复习:这三种收集方法分别可以收集什么样的气体?问:2应该怎样收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环节3: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1、实验室制取2,第一步操作应该做什么?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操作。)(归纳并板书:1、查)2、第二步操作应该

4、做什么?(向试管中加入固体,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把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归纳并板书:2、装3、定)多媒体投影:上前组装好的实验装置。问:(1)试管口为什么要塞一团棉花?(对比实验:一个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点n4粉末。)(2)加热n4,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3、第四步操作应该做什么?(点燃酒精灯,加热)(归纳并板书:4、点)问:加热时,能不能一就固定加热?一就固定加热会产生什么后果?固定加热之前,要先做什么?怎么操作?4、加热固体后,导管口就会有气泡冒出,这时候就准备收集氧气。问:导管口刚开始冒气

5、泡,能立即收集吗?立即收集会怎么样?什么时候可以收集?请两位同学上台收集一瓶2,收集满后把它取出放在桌面上,并撤装置。(这两位同学的操作规不规范,有没有需要纠错的地方。下面地对操作中的一些要点我们再讨论一下。)问:用排水法收集2,怎么知道2已收集满了?满的现象是什么?收集满2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之后要正立放在桌面上,为什么?撤装置时这两位同学先撤了什么?后撤了什么?正不正确。为什么要这样做?归纳并板书刚刚的操作要点分别是:、收6、离7、熄)、问:这两位同学收集到的这瓶气体到底是不是2,如果我们要验证,应该怎样验证呢?问:在实验室中

6、除了用排水法收集2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2?(向上排空气法)实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问:怎么知道这瓶2已收集满了?问:用排水法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哪种方法收集到的2更纯净呢?环节4:后小结现在我们小结一下:(一)实验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气体收集装置(三)操作步骤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装入药品并塞一团棉花;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收集气体;6、将导管移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操作歌诀:茶庄定点收利息(四)收集方法及依据1排水法依据

7、2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依据2的密度比空气大思考:这两种方法收集到的气体哪种方法更纯净?(五)检验及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了,则气体是氧气。验满:1、排水法:当大量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2已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六)放置方法:正立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