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

ID:5520049

大小: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6

《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1页
《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2页
《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3页
《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4页
《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咏史怀古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教案【教学设想】新程必修四第二单元有三首古诗,学生理解起难度较大。一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另两首是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三首诗歌都是咏史怀古诗。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运用典故达到伤己、伤今、反思等目的。用典只是手法、过程,而不是目的。学生要学会通过分析表面的典故,理解作者的主旨和用意所在。这一节,就是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找到用典手法到咏史抒怀的通道,从而达到理解作者感情、读懂诗歌的目的。【教学目标】一、能够准确找出咏史怀古诗的古今连接点;二、理解诗歌内容,说出诗歌中“用典怀古”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2、找到古今连接点,掌握怀古诗的三个作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练习总结法【时安排】一时【堂内容】一、堂导入:(展示)中国传统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余秋雨是啊,多少烟尘历史中,多少历史诗歌里。今天,让我们一起伴着诗人的心跳,去感受历史的沧桑,聆听诗歌的回音。二、方法总结:1、什么是怀古诗?(展示)怀古诗就是诗人以历史事、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故多用典故,手法委婉。2、怎样读懂怀古诗?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一个接点、三种线索一个接点:

3、找对接点。读懂怀古诗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等典故,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这些典故中的人、事与作者的际遇的连接点。3、举例分析,寻找连接点。(展示)《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幽州台”是一个对接点,它是个典故,讲的是燕昭王延引人才的故事。它连着重用人才而筑黄金台的燕昭王和多次进谏而不被采用的陈子昂,运用了对比伤己手法。这个对接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咏怀古迹》杜甫群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

4、论。一是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二是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挖掘二者连接点(讨论练习):丞相祠(杜甫——诸葛亮)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亮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而表现出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4、概括分析,确定三条线索。(展示)怀古诗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

5、线索无外乎三条: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总结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或相反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分类:①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举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连接点:赤壁——同有匡济天下之心的苏轼和周郎。周瑜:英才年少而令“樯橹灰飞烟灭”。自己: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已过不惑之年,却“心在天,身老黄州”。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②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

6、体现自己的不得意。例:李商隐《贾生》总结二:怀古伤今。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作者身置其中,发一己感慨。举例:《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之所以追念项羽,不仅仅是作者有那种巾帼豪杰之气,还因为当时南宋小朝廷很多人偏安一隅,不思北伐,这让作者想起英雄项羽。这是一个声明,是一种讥刺,更是一种呐喊。对比之下,诗作的含义自然比较明白:竖子苟且偷安,时代呼唤英雄。分类:①

7、古盛今衰型:繁华远去,只留荒芜,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举例:《越中揽古》李白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②物是人非型:风景依旧,朱颜已改。物是人非,讽今伤今。举例:《石头城》刘禹锡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总结三:理性反思。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这一种,作者跳出,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

8、卷土?怀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