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赏析的步骤与方法.doc

语言赏析的步骤与方法.doc

ID:55201326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2

语言赏析的步骤与方法.doc_第1页
语言赏析的步骤与方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言赏析的步骤与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言赏析的步骤与方法一、明确语言赏析的方向。要赏析的语言一般都有一定的特色,我们在赏析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赏析对象的特点,这就是语言赏析的方向。通常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考虑:1.词语的使用是否准确、生动;2.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如衬托、讽刺、欲扬先抑、前后照应等;3.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4.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如记叙中的议论、抒情、描写等。 二、语言的主要特点或作用 1.词语——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幽默风趣、朴素、含蓄、准确严密(该词语主要适用于说明文)等。2.写作手法:①衬托——以次

2、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②讽刺——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③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④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⑤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增强文章的表现力。3.修辞手法:①比喻——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理。【答题过程: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人物或事物的xx特点。表现人物xx的心理

3、(情),或说明xx道理。】②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过程:把事物以人格化,赋予xx事物人的行为动作或情态,增添了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人物或事物的xx特点。表现人物xx的心理(心情),或说明xx道理。③夸张——突出xx特征,揭示xx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④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⑤对偶——形式整齐,意韵铿锵,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⑥对比——通过比较,突出描写事物的xx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xx主题。⑦反复——强调xx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4、⑧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⑨反问——态度鲜明,加强xx语气。强烈抒情。 4.表达方式:①记叙文中的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②记叙文中的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③各种描写——塑造人物性格,呈现具体场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a、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2)行动描写、神态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和

5、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心理状况,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有时“动作描写”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4)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b、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1)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B、社会环境描写:作用:①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的心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文

6、章的主题。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c、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5.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动词的连续: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xx心理(心情),刻画了人物的xx性格特征或反映xx精神品质。表现xx的高超技能。(2)、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附:语句特色评价用词:生动形象、准确严密、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

7、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说理透彻、有说服力。朴实无华、清新优美、通俗易懂】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三、语言赏析的答题模式 语言赏析的答题,可以按以下模式进行:(1)句子特点(选取用词、写法、修辞、表达方式中的一个方面);(2)内容表达效果(结合文章内容和上下文说出产生的效果);(3)所起作用(根据各类句子所起的作用来谈)。不过,在具体赏析时,一定要真正地分析句子,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完全套用公式。答题还要注意语言的连贯,要表达出自己对句子的真切体会。  特点+内容+效果、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