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臣群之中考卷面书写的经验材料.doc

龙臣群之中考卷面书写的经验材料.doc

ID:55201715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2

龙臣群之中考卷面书写的经验材料.doc_第1页
龙臣群之中考卷面书写的经验材料.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龙臣群之中考卷面书写的经验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中考卷面书写的经验材料房县实验中学龙臣群本年度我任九(6)班语文教学,为了提升学生成绩,在规范书写方面进行了强有力的训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下面作以回顾。1、提高认识。  没有谁跟考试分数过不去,升学考试,特别是中高考卷面中,卷面分5分,其实由于书写漂亮而“讨好”改卷老师的印象分,远远不止这5分。在全国部分市区县初步实验的结果明显表明:师生字写得好的学校,一定是中考成绩也考得好的学校。正如广西从事30年高考语文科评委主任黄麟生教授说的:"字写得好的作文,不一定得高分、满分;而高分、满分作文一定是书写工整、规范和美观的。"他还说:我希望青少年学

2、生,把练好字(钢笔字、毛笔字)纳入自己学习语文的范畴来对待,写好字终身受用,同时这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是修炼自己人品、人格的需要,更是将来走上社会,进行交际、交流的需要!身为学校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应该带头练字,把字写好,这既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需要。所以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练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非常重要。现在的中高考卷面分、印象分越来越受到阅卷老师的重视。字体美观与否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务必引起大家的重视。2、提升文化素养。  自古以来,字为人的第二张脸。汉字的基本笔画折射的不仅是“点、横、竖、撇、捺”,长短、大

3、小、粗细及方向的不同,这些变化丰富线条,是文化素养的表现,综合文化素质的展示。写字教育训练与古诗词鉴赏有机结合,基本笔画与传统文化教学相结合,书写意境与审美情趣教学相结合,传统文化与人生价值取向教学相结合,临帖书写与观察能力培养相结合,书写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通过练字,不仅仅使学生拥有一手终生受用的漂亮字迹,而是办事认真负责,不草率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是学生文化素养的综合提升。写字可以塑行养德:学生天天都写字,写字的习惯和态度会逐渐内化,形成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作风。小时候随随便便写字,长大后就会随随便便做事。许多好的做事习惯

4、如严谨细心、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持之以恒,都可以在写字教育中渗透和培养。而这些品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工作作风。所以,写字的意义不在写字本身,正如部队里的队列训练并不仅是为了训练队列一样。所以柳斌先生说“不要小看写字这一基本训练,它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认真写字中养成地一丝不苟地习惯,将使之终身学习获益匪浅。3、继承民族文化。书法艺术是国宝,是我们炎黄子孙永远骄傲的"特产",我国的书法家经常被应邀到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巴西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学习中国书法的方法与技巧讲学"

5、,不少日本人写中国字比中国人还好,韩国人对中国汉字、中国书法的理论研究做出了让我们惊叹的成果,世界各地兴起学习中国语、写好中国字的热潮,台湾地区严禁幼儿园开英语、双语班,汉语教育出现"外热内冷"局面。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加强书法训练策略研究,书写的绝不仅是体现"爱中华民族、爱祖国文化、爱母语写好汉字"的语文学习与书法训练,而在传承中国已有的五千年"根"的民族文化,还是在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还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爱国行动。上述分析足以说明平常的书法训练与考试成绩的关系,对于我们毕业年级来说这种训练更是非常必要,针对这一情况,本人的具

6、体做法如下:一、调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练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一种习惯,着力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二、注重矫正学生不良的写字习惯,从握笔方法、坐姿上严格要求,同时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可以引导学生更具自身实际选择自己喜爱的字帖作为练字的范本,选择自己已有基础并且是自己喜爱的字体坚持练习。平时的练字材料要与中考要求一致,如纸质、水芯笔以及练字格的大小等,除考试之外多组织模拟练习。四、书写练习要与平时作业结合起来,否则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语文老师要率先垂范,坚持写规范字,给学生以正面影响。五、学校、年级组、备课组、班级学

7、科教师之间应密切配合,从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对学生书写提出共同的要求,齐抓共管,形成氛围。六、成立兴趣小组,突出重点(属于升学对象而书写有很差的学生)。2012年6月28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