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诗歌散文文学常识

选修诗歌散文文学常识

ID:5521173

大小:6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16

选修诗歌散文文学常识_第1页
选修诗歌散文文学常识_第2页
选修诗歌散文文学常识_第3页
选修诗歌散文文学常识_第4页
选修诗歌散文文学常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诗歌散文文学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1、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 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 琵琶行 》、《长恨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

2、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体”或“骚体”,屈原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楚辞》中的《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等。名句有: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C、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3、鲍照,南朝(时期)文学

3、家,字明远。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七言诗在他那里有显著发展,对唐代诗人很有影响。4、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他做过左拾遗、工部侍郎等职,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

4、、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基本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仁政思想,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5、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忧国忧民

5、、誓死抗战,是陆诗的最大特点,其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出了出色的发挥。所以有人将他和杜甫媲美,誉之为“可称史诗”。6、阮籍,三国魏诗人。字嗣宗。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揭露魏晋易代的黑暗的现实生活,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

6、寓情、借古讽今等手法,曲折隐晦,言近旨远。阮籍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7、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为官期间,尔虞我诈的官场使他认识到社会现实的黑暗,终于从彭泽令任上弃官归田。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

7、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存诗900余首,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

8、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9、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李清照的词分前期和后期: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转为慨叹身世,怀乡忆旧,凄苦悲怆、哀婉动人。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词不追求砌丽的藻饰,借景(意象)抒情,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