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提出对策解题思路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提出对策解题思路

ID:5522085

大小: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17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提出对策解题思路_第1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提出对策解题思路_第2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提出对策解题思路_第3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提出对策解题思路_第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提出对策解题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提出对策解题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提出对策解题思路  不管做什么样的题目都要有一个解题思路,将思路理顺了才能更顺利地解题,这样也会使组织的答案更有条理性。  一、解读作答要求  就像我们在前文提到的一样,给定资料是解答申论问题的基础,尤其是解答提对策类题目,很多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给定资料中,这些答案或明显或隐蔽,需要我们有重点地进行仔细研读和归纳。所谓“有重点”,就是要知道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才能有所侧重,这就是审题。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确切地说这是在阅读给定资料、作答问题之前必须先做的一件事情。很多考生拿到题本

2、后,先做的事情是阅读给定资料,然后再去看问题。这样的阅读必然没有重点,而且再看问题时,由于阅读过的内容几乎忘记大半,这样不仅浪费了许多时间,也不可能做到准确下笔作答。所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才能在接下来的阅读中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在大量的给定资料中锁定对答题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效阅读。平常我们所谓的“带着问题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前认真分析“作答要求”,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意图。  下面我们以2009年河北省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本硕类)第三题为例进行具体解析。该题题目要求是:  根据给定资料,就怎样

3、建设宜居城市提出你的建议,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20分)  要求:紧扣材料,针对性强,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我们不妨对这个作答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1.提对策的参考资料范围:给定资料;  2.提对策针对问题:就怎样建设宜居城市提建议;  3.对提对策的要求:紧扣材料,针对性强,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4.字数要求:不超过300字。  对作答要求进行解析之后,我们有了目标也就可以有重点地进行下一步的阅读工作了。  二、阅读给定资料  下面我们对2009年河北招警考试《申论》(本硕类)的给定资料进行

4、进一步的解析:  【给定材料】  1.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及城市安全问题的突显,可持续发展被提上日程,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之一——城市宜居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96年,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召开,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主题,建设宜居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共同理想。  本次大会上,有专家提出,宜居城市连接了过去和未来,它尊重历史烙印,保护历史标记,尊重后代。宜居城市反对一切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强调要为后代保留完整的资源。宜居城市也是一个可

5、持续发展的城市,能够满足当前居民在不减少后代资源容量的情况下的需要。宜居城市内部的社会和物质元素必须协调一致,共同为福利、社区和社区中人的进步作出贡献。[批注1][批注1]专家观点:点出“宜居城市”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2.2005年1月,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文件中出现“宜居城市”的概念。[批注2]2005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同志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要求“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批注2]“宜居城市”的概念首次被官方提及。此后,“宜居城市”成为中国新的城市理想。  景观

6、设计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认为,宜居城市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居”不仅有“居住”的意思,还有“生活”的意思。因此,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自然条件,这个城市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步行空间以及人们生活所需的充足的设施;二是人文条件,宜居城市应是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人情味和文化的城市,让人有一种归属感,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这个城市就是自己的家。[批注3][批注3]专家观点:“宜居城市”应当符合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条件。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叶立梅说:“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宜

7、居城市不仅是一个设施建设问题,还是一个如何协调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和需求的公共政策的制定问题。通过投资建设和调整资源配置,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城市能够适宜不同群体居住,使城市更加和谐。因此,[批注4]专家观点:“宜居城市”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以人为本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宜居城市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要以人为本,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批注4]  中国科学院张文忠研究员认为,“宜居城市”是居民对城市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与居民的个人属性,即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和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

8、。因此,对“宜居城市”的评价和宜居建设的重点要充分考虑居民的评价,而不能单纯出自政府的主观意愿。[批注5][批注5]专家观点:对“宜居城市”的评价和建设重点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建议,不能单纯出自政府的主管意愿。  3.2007年5月30日,《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下称《标准》)通过建设部的验收并正式发布。《标准》中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六大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