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

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

ID:5522149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17

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_第1页
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_第2页
资源描述:

《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一、“三伏贴”释义“三伏贴”是以中医“冬病夏治”与“春夏养阳”等理论为依据,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二、 贴敷的适应症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等。3.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 三、2014年三伏贴敷时间头伏:2014年7月18日-2014年7月27日中

2、伏: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06日末伏:2014年8月07日-2014年8月16日四、禁忌症:1.患者皮肤创伤,溃疡,感染者,对贴敷药物或敷料过敏者,咳黄浓痰、咯血,正在发热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2.糖尿病,血液病,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患者,孕妇,三岁以下婴幼儿。五、贴敷穴位:1、肺俞、天突、膻中、膏肓、膈俞、定喘、大椎、心俞、肾俞、脾俞。2、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天突,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肾俞、脾俞等穴位。3、穴

3、位配伍意义: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最基本的穴位,是肺的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等中医辨证与肺相关的病证。膻中为心包募穴,又是八会穴之气会,体气机的作用。定喘为经外奇穴,善治咳喘。大椎为人体诸阳经的交会穴,具有振奋人体一身之阳的作用。膏肓是治疗久病虚损的保健要穴。肾俞、脾俞和心俞是肾、脾、心三脏的背俞穴,也是治疗相关脏器疾病的重要穴位,咳痰喘等病症中医辨证论治一般与肾、脾、心三脏具有密切的关系。六、贴敷后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2、贴敷部位消毒,贴敷前

4、用75%乙醇棉签局部消毒,贴敷时间适中。3、三伏贴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4、三伏贴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5、三伏贴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七、常见皮肤不良反应1、轻者局部皮肤潮红,灼热,瘙痒,轻度刺痛,2、严重者,局部皮肤红肿,大小水泡,溃烂,疼痛,皮肤过敏,甚至低热。3、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八、出现不良反应处理办法1、出现细小水泡,不予特殊处

5、理,待其自然吸收。2、出现局部皮肤红肿,明显不适感,红霉素软膏或湿润烧伤膏外涂。3、出现大的水泡,以无菌针挑破其基底部,排尽渗液后进行消毒,以预防感染,若水泡破溃,应在消毒处理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预防感染。4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外涂抗过敏药膏,严重者立即停止敷贴及时回医院就诊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