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激励与保健的薪酬管理体系

兼顾激励与保健的薪酬管理体系

ID:5523314

大小:5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17

兼顾激励与保健的薪酬管理体系_第1页
兼顾激励与保健的薪酬管理体系_第2页
兼顾激励与保健的薪酬管理体系_第3页
兼顾激励与保健的薪酬管理体系_第4页
兼顾激励与保健的薪酬管理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兼顾激励与保健的薪酬管理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兼顾激励与保健的薪酬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复杂、最敏感、影响最大的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工作最终都要落脚到薪酬管理上来。因此,制定科学、严密、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基本原则1、服务战略,提升能力的原则  任何企业的薪酬体系必须服务于其总体战略,以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公正规范的薪酬体系动员和激励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努力实现企业战略。  为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一大批水平高、能力强、观念新、作风正的员工。而完善包括薪酬体系在内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改善员工结构和

2、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定薪酬管理办法,就是要借助既具合理性又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的导向作用,促进全体员工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作出更大贡献。2、激励优先,兼顾保健的原则  现代企业的薪酬应以激励占主导,对于优秀员工要给予更多有形的和无形的薪酬激励。对全体员工的激励除了命名为“先进”、颁发“嘉奖令”等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外,平时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工作业绩直接体现在薪酬分配上,这是比较现实、而且是绝大多数员工也比较乐于接受的方式。  工作业绩与工资分配相匹配的这部分薪酬,构成了员工薪酬体系中的绩效工资部分,包括“业绩薪酬”、“超额奖励”、“利润分享”、“年度

3、先进奖励”等方式。这部分薪酬集中体现“激励”作用,其目的就是要让所有员工竭尽全力实现工作业绩的创新与突破,争取与企业的“双赢”——在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的同时,也为自己增加更多收入。  同时,现代薪酬还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每个员工的能力、资质、岗位、贡献各各不同,但都是企业大家庭的成员,企业有责任要给所有员工提供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工资系列中包含的“基本生活费用(包括基本的教育、卫生和娱乐开支在内)”、“年功工资”、“岗位补贴”等方式,构成员工薪酬结构中相对固定的部分。这部分薪酬主要体现“保健”作用,其功能就是要解除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增强全体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并进而

4、培养其团队精神,强化对企业的长期忠诚度。3、完善指标,综合提升的原则  在员工的薪酬组成中,除了“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最终效益”等硬性指标外,还应当将“自动自发”、“团结协作”、“热情服务”、“敬业意识”、“勤学苦炼”、“职业风范”等软性指标和员工行为方面的指标也纳入绩效考核之中,以此推动员工及各单位行为改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4、保持连续,适时调整的原则  每出台一项管理措施或方案,都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并征询各方意见,以最大限度地取得相关人员的共识,并充分保证其在管理中的可行性。一旦颁布实施,就要保持执行的连续性和实施的权威性,不得随意处置并在执行中打折扣。同时,还必须随着

5、企业经营效益、市场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对已有的管理措施或方案作出适当调整,薪酬管理办法也不能例外。二、基本导向1、业绩与能力并行,注意引导能力提高  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各级员工的技能水平必须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而且这种提高是没有止境的。作为激发员工能力提升的最主要也是最现实的手段,薪酬体系必须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全力以赴地利用各种机会挖掘自身潜力。相同的岗位,能力较高者将获得更多的薪酬,业务技能及个人工作行为特征较强者将优先晋级。而且随着企业经营领域的扩展和市场等级的提高,还要逐步加大固定薪酬中技能工资的比重。2、贡献与成效并重,注意突出成效导向  薪酬作为对人力资源的主要投资方式,只

6、有在产生较高的投资效益时才有价值。在管理实践中,只有员工通过辛勤劳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效益,企业才有为员工提供更多薪酬的雄厚基础。因此,员工绩效工资部分基本上要取决于他们为企业创造的工作业绩。考虑到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性质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可比性,而且有些岗位(尤其是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业绩难以量化,可以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业绩以不同系数进行折算。但不管怎样,都要尽力做到在可比条件下,员工的薪酬水平一定要与其工作业绩直接挂钩。3、员工与企业并进,注意强化企业后劲  企业的兴旺发达是每一个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广阔舞台,因此企业赢利的相当一部分必须留作发展基金,而且随着企业经营领域的扩展和技

7、术水平的提高,其比重还会相应增大。这样,员工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就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企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并使产值和利润增长的速度大于员工薪酬增长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资本投入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员工与企业实现持续“双赢”,共创新的辉煌。三、总体思路(一)确定以能力和贡献为中心的岗位工资1、按能定岗  不同系列的岗位等级的确定,要以各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及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为基本依据,将与能力和贡献无直接关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