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研0809究的意识问题0806

刑法学研0809究的意识问题0806

ID:5524149

大小:10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2-17

刑法学研0809究的意识问题0806_第1页
刑法学研0809究的意识问题0806_第2页
刑法学研0809究的意识问题0806_第3页
刑法学研0809究的意识问题0806_第4页
刑法学研0809究的意识问题0806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学研0809究的意识问题080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刑法学研究的意识问题  【编者按】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刑法学爱好者(包括作者、编者、读者)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尽管目前出版的刑法学论著越来越多,但是那种读后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上乘佳作却越来越少。的确,只要我们稍微检视一下晚近以来中国刑法学研究的现状就不难发现它存在以下诸多问题:(1)研究课题陈旧、雷同,研究者视野狭窄、急功近利。(2)研究方法单一、落后,定性分析的居多,定量分析的极少。除极少数学者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或忽视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研究方法。(3)论著缺乏理论深度。大多数刑法学论著满足于对法条的机械诠释,而且习惯于先分析个罪的构成要件,然后比较罪与非罪、此罪

2、与彼罪界限的固定模式,对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却较少问津。(4)理论研究的前瞻性不强。由于缺少超前研究,以致刑事立法的理论储备严重不足,司法解释太多、太滥和刑法典被架空、权威性下降就是其后果。(5)研究行为缺乏规范性。由于缺乏规范性,刑法学研究虽然从表象上看似乎非常繁荣,但实际上积淀的观点与形成的共识并不多,因而大多数论著往往成为过眼烟云。上述问题的存在,足以说明中国刑法学需要反思和检讨,需要开拓和创新。为促进中国刑法学的中兴,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刑法学专家、学者就“中国刑法学应当向何处去”展开笔谈。  进入21世纪,我国刑法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难得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

3、遇、把握刑法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是每个刑法学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也是个涉及面非常之广、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笔者不揣冒昧,拟就我国刑法学研究的意识问题谈点陋见。19  笔者认为,刑法学研究中应当强化主体意识、使命意识和问题意识。主体意识要求刑法学者具有独立的学术品格和高尚的学术品位。刑法学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每个刑法学者作为一个独立的学者,都要担当起完善理论、正确指引刑法现实(包括立法和司法)的思想先行者的角色。使命意识要求刑法学者应当善于洞察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矛盾,研究成果满足社会深层次的需求、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问题意识指的是研究刑法必须始终坚持追问、审慎的

4、态度,真正地研究刑法问题、研究真正的刑法问题,不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要勇于开拓进取、敢于理论创新。只有具备良好的主体意识、使命意识和问题意识,才能有正确的研究态度,也才能有明确的研究目标与革新的研究方法。  在过去的刑法学研究中,我国刑法学者的主体意识不容否认。以刑法修改研究为例,在刑法修订(1997年)以前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刑法学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刑法修改研究方面,这一时期出版的一系列论著,有相当多的是超越权力机构驾驭、体现理论独立性的,对于我国刑法的修改完善在指导思想和技术规范方面均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增进了民众的法治意识和对刑法正当性的追求。但是,在以往的刑法学研究

5、中存在的主体意识低下的一些现象值得反思,这些现象应当在今后的刑法学研究中引以为戒:19  其一,理论研究过分追随刑法现实甚至迎合现实需要的特点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刑法学者抛弃或无视学术职业的独立性,惟“司法实践需要”是论,甚至把满足司法实践需要作为借口,扭曲合理成熟的刑法理论,或以“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取代刑法理论的科学性,为迎合司法实践一时的需要而对相关理论进行所谓的“创新”。更有一些学者认为,凡是没有“实践操作性”、不贴近司法实践的理论就是空白的理论、无用的理论。受这种观点的影响,近年来,特别是在新刑法颁布后司法实务疑难争议问题剧增的情况下,注释类的论著因为司法实践部门的需求

6、而汗牛充栋,刑法基本理论研究则因“远离司法实践”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这种做法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刑法理论不可能成为司法实践的先导,而只能成为司法实践的附庸,反过来实用主义的司法实践严重脱离理论的正确引导,又进一步助长理论的历史断层和败落,如此往复而“恶性循环”岂不堪忧?对于刑法司法的推动,刑法学者不同于司法官员的地方是什么?就是要超越于一时一事,谋求和倡导一以贯之的法律精神和准则,以免理性为纷繁复杂的法律运作及其效果所破坏。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在技术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是因为理论本身不能解决司法实践问题,而是因为目前还没有高于实践的理论可以去解决这些问题。刑法学研究过分追

7、随刑法现实甚至迎合现实需要,视理论研究为纯粹工具,把司法实践短期的实际需要视为理论研究的根本,无疑也抹杀了刑法学者与司法官员的区别,这也正是司法实务界多有“刑法理论脱离实际”之类埋怨以及多数注释刑法论著无法真正解决司法实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脱离刑法理论的独特性、违背学术自治的现象时有发生。刑法理论之根深植于社会,刑法理论研究与各种社会现象密切相关。但是,刑法理论之于其他学科、理论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刑法学研究中,很多刑法学者往往注意到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