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复习资料.doc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复习资料.doc

ID:55249018

大小:12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07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复习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复习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复习资料(10.1月到14.7试卷,形成性考核整合)一、填空题:1.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节奏。2.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创编歌词、自发咏唱。3.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重心从“教”转向“学”的意志;另一方面也确实能促进这一重心在实践层面的转移。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讨论三个问题是组织要素、组织标准、组织形态。5.四类日常音色是生活环境中的音色、自然环境中的音色、动物叫声、机器声音。6.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7.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

2、8.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节奏型。9.我国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其实质是民族性、传统性、创作性、流行性的协调与把握。10.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范围有不同区域的选择、不同音乐种类的选择。11.表现性评价的二种评价方式是课堂情境、非课堂情境。12.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13.多声部歌唱的四种音乐材料类型是唱与说的二声部、轮唱式二声部、第二声部为象声词的二声部、段落结构变化的二声部。14.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突出、结构整齐。15.加登纳认为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O-l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

3、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16.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曲式结构、力度、速度。17.要求幼儿关注的节奏型包括-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先密后疏的节奏型、紧凑与舒展的节奏型和休止符。18.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涉及的曲式有三段式、回旋式。19.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20.织体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打击乐和舞蹈中的多层次、音层厚与薄得比较以及多声部歌唱。21.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有两种目的,第一,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第二,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22.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

4、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23.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分别是对形式性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24.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是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25.柯达伊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字母谱与节奏谱、手势、指挥。26.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摇篮曲、舞曲、进行曲。27.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经验铺垫与明确的任务意识。28.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而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层次、空间、重量。29.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有节奏、音色、力度、旋律、结构、速度、织体、风格。30.幼儿打击乐演奏的三种主要方

5、式是音色探究中的打击乐演奏;对歌曲与乐器中典型节奏型提炼的演奏;多声部演奏。31.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两类体系的名称是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32.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表现性。33.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3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35.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这就是自发咏唱。36.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

6、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37.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3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是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与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最后效果。39.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主副歌结构、二段体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以下为形成性考核中的题目整合)1.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2.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3.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4.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5.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6.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

7、经验相连。7.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8.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9.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10.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11.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具活泼风格的歌曲。12.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是打击乐器演奏的音响材料;能用打击乐乐器模拟的生活中的声音;即兴创作打击乐作品。13.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音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