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究.pdf

对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究.pdf

ID:55274913

大小:123.13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2

对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究.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对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对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究王军永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康村小学,河北石家庄052165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和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在于追求教学中的效益目标,全面、和谐发展课堂教学,倡导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学”为主,实现有效教学。本文正是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提出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策略。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探究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鳊号:1671.5861(2015)12—

2、0259—011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观念教师要巧妙地利用“问题”“障碍”“趣味”等方式引入以激不仅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发起学生潜在的强烈求知欲,另外,因为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该在潜意识里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的思想,因他们的思维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故而,教师应多方位为这是“进步”的核心武器。明确数学老师已经不是过去拿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比如,多看图形,认知事物着教鞭教训因为算错一道混合运算题的学生的“教授者”,的外部特征形成记忆,继而扩大图形,引入立体图形,形成我们只是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用别样的方式方法把空间感,最好

3、是身体力行,加强空间认知的思维能力。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计算中带领出来,继而投入到有趣的数学5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园地中的策划者。努力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题地位,使尽管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但互动的过程必须服从教师课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富有兴趣,更贴近生活,更能为生活现实前预设的价值追求(不排除追求过程中的自觉调整与完善),服务,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真正理念,并实现数学服务于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多元发展,但是有高质量的互动,学生的生活的真谛。只有真正把学生从灌输的“容器”变为接受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可能会丧失方向,成为信马由缰式的“主体”,把教师从“教授者”变为数学学习的“

4、组织者”:活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以内的口算减法(44—25)”只有把死板的抽象数学公式变为生活式的“理所当然”,数时,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了七八种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课堂才有可能变成为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乐园,大家一起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真行!”“还有不同意见吗?”加以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增长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引导,整个交流过程学生非常投入,教师也很满意。最后教学习兴趣,提升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情感满足感,实现素质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育。进行口算。”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各种方法2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之间的内

5、在联系,以及各种方法之间还有相对合理、简洁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区别,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类,在一个重要理念。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此基础上做出选择和自我调整,使学生的构建活动富有意义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变化。对低、中年而不是杂乱无章。形式化的开放和放开只能带来表面的热闹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而缺乏实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即适时介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学生自主学

6、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值引领作用。吸引学生。当然我们要防止课堂教学的“唯情境论”的倾向,6合理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正确认识和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认知6.1明确评价的目的需要、学习兴趣和探索动机。有专家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数学教学评价就是对所确立的教学目标,运用有效的手一定用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段和方法,对实施的各种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的方式更为有效。和满足个体学习与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就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想通过数学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促

7、进教师不断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条件的逐步提高,提高,促进学校不断发展,促进数学课程不断完善,以达到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小学生因为特殊的生理数学教学价值增值的目的。故而,在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及心理因素,对于直观的、动漫的、丰富多彩的事物比较有教师不应以个人私利为目的,只对学生的成绩高低作出不合吸引力,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理的评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教师观念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课件演示、图步,学校整体不得前进等恶性循环。片播放、视频插入等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6.2有效的

8、评价手段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