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

ID:55281802

大小:6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5-09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1页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2页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3页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4页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5页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6页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7页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8页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9页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铜峡市第四中初三化学课题研究计划(校级)研究课题:“问题阅读”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施步骤:一、研究准备阶段(2005年8月——2006年1月)1、成立课题组:2、研究课题的前期论证。3、填写课题申请报告,申请立项。4、拟定研究方案,收集参考研究材料。5、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研究材料,提高研究能力。二、研究实施方案:每位课题研究成员选一个研究班和一个对比班(两班的学生程度应大致相同)进行对比研究实验。三、研究的实施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1、探讨“问题阅读”法教学的具体内涵。2、“问题阅读”法在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3、教

2、学中应用“问题阅读”法的目标特点研究。4、教学中应用“问题阅读”法应注意事项的研究。5、“问题阅读”法教学效果对比分析研究。四、总结阶段(2006年8月——2007年6月)全面总结,形成研究成果:1、申请研究成果评估。2、典型教学案例分析。3、研究报告(成员每人一份)。4、研究论文集。附一:课题组成员名单:组长:孙淑琴组员:阎淑梅叶舂梅马建军张治文附二:收集参考研究材料:材料一:利用问题资源、激活思维发散材料二:“问题阅读”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材料三: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探讨材料四: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材料五: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

3、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方案指定时间:2005年9月化学课题“问题阅读”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材料一利用问题资源激活思维发散张志文学生接触化学学科后,随着学习过程深入产生的问题是一种教学内容的衍生物,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有充分利用的价值。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充分利用好问题资源,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1创设情景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的发生原于情景变化的刺激。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将这些问题用各种形式给学生质疑,存疑,有了疑就会产生思维,而有了思维就会产生

4、对学习的兴趣。在讲二氧化碳、碳酸钙的性质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屏幕上放映桂林的著名风景:石林,溶洞,挺拔耸立的石笋,石柱,争艳,景象万千,再配以抒情式的解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再问这些自然景观又是怎样形成的“?要知一、二,听完下面内容后,便可知晓。这样的情景问题既丰富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吊”了学生的“胃口”,又为以后的教学作了良好的铺垫。2把握好关键词问题,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科学必须运用辩证逻辑进行辨证思维,而正确的辨证思维必须抱着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去为村真,准确把握好“关键词”。化学变化中经常会出现如:过

5、量、等量、充分、完全反应、部分反应、肯定有、可能有、部分溶解、全部溶解等关键词。如何准确理解、运用化学变化中特定的关键词,对培养学生良好、认真、严谨的探究能力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教师应十分注意的问题。如取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硝酸钙,硫酸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以下实验并记录,(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充分溶解,溶液显无色,有白色不溶物,(2)过滤后再不溶物中滴入盐酸,不溶物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3)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不溶于硝酸。问:粉末中肯定有什么?肯定没什么?可能有什么

6、?这实验中的关键词:白色粉末充分溶于水,溶液显无色,有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后,不溶物部分溶解,这些关键词的理解和运用,对物质性质的判断起了决定作用。学生们在思考后回答:充分溶解后,溶液显无色,则肯定不含硫酸铜,生成的白色沉淀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钡和硫酸钡,加盐酸部分溶解,则肯定有碳酸钙或碳酸钡。碳酸钙,碳酸钡来粉末中没有,则肯定是碳酸钠和氯化钡或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后的产物,而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不溶的物质,则应该是硫酸钡,而硫酸钡的生成,则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的结果。在滤液里加入硝酸银后有白色物质产生,且不溶于硝酸则白色沉淀肯定是氯化银。因此白色

7、粉末中肯定有硫酸钡,氯化钡,碳酸钠,肯定没有硫酸铜,可能有氯化钠,硝酸钙。对以上关键词的推理和判断,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而学生们也对关键词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又如:在学习金属活动性的内容时,对习题中出现的“等质量、过量、足量“等关键词的认识也是有一过程的。如何启发、准确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把握化学学科中特定的关键词,对正确理解题意,寻求反应前后的因果关系和合理准确解题其着决定性的作用。3利用问题的辐射,让知识达到迁移、延伸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知识的获取与掌握握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何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8、,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能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达到知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