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doc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doc

ID:55286423

大小:4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9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doc_第1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哲学(必修)导学案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⑴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⑵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情感目标我认清各种哲学派别的性质,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学习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法指导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自主学习】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凡认为存

2、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即的问题。否认世界的可知性被称为考点二: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考点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后有,物质意识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考点四: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决定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唯心主义:把当成本原的东西(2)唯心主义:把看作世界的本原合作与探究学习阅读古今中外哲学

3、家的著名哲学观点,判断属于哪个哲学派别和形态?(1)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2)观点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原子是基本元素。(3)观点2江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哲学(必修)导学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存

4、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4)观点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记)。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绝对精神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气先;理生万物;理在气先;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生活中:“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风水决定人的命运当堂检测1.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A.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2.近年来,

5、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3.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

6、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6.陶渊明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一思想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是唯物主义与唯

7、心主义的对立 ③是对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辩论④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C.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9.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B.“夫形于天地

8、之间者,物也”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D.“物是观念的集合”10.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③“心外无物”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