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樊登读书笔记190326.doc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樊登读书笔记190326.doc

ID:55293213

大小:27.8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09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樊登读书笔记190326.doc_第1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樊登读书笔记190326.doc_第2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樊登读书笔记190326.doc_第3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樊登读书笔记190326.doc_第4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樊登读书笔记190326.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樊登读书笔记190326.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荐语天地之大,愈衬得人如蝼蚁,踽踽独行数十年,仓皇期间。有限的生命,如何装下诸多丰盛的理想?从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开始,这本书将循序渐进地教你掌握自己的人生。作者简介史蒂芬·柯维(StephenR.Covey)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入选美《时代周刊》“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启蒙家。柯维在领导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其思想成就,绝不亚于杰克·韦尔奇、卡内基、巴菲特、德鲁克中的任何一位。精华解读以下内容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

2、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目录一、七个习惯概述1.这七个习惯是什么?2. 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3.两个相关概念二、七个习惯分述1.积极主动2.以终为始3.要事第一4.双赢思维5.知彼解己6.统合综效7.不断更新正文一、七个习惯概述1.这七个习惯是什么?2.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3.两个相关概念(1)思维定式思维定式也可以称作“惯性思维”,就像我们常说的“套路”。它的危害在于一旦我们用惯了一个套路,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容易条件反射出该套路的操作模式,从而造成无法就事论事地、全面地、有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

3、记住有“思维定式”的存在,并在每次处理事件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随便轻易陷入思维定式。(2)情感账户在学习所有七个习惯之前,我们要先认识“思维定式”的存在;在学习人际交往领域的习惯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概念,就是“情感账户”。它揭示了人际交往的本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建立在彼此的认知和信任上,我们每做一件与对方有关的事,就是在扩大或缩小这种认知与信任的范围,这就相当于在银行账户存取金钱一样。情感的账户也会随着我们的付出、关心而账户余额充足,随着伤害、索取而掏空账户,会有枯竭,可以投资……都开设在我们心里的“银行”。二、七个习惯分述1

4、.积极主动(1)人类成熟的三个时期“依赖期——以‘你’为核心,你照顾我;你得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独立期——以‘我’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互赖期——以‘我们’为核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当我们开始“七个习惯”的学习,就代表要从依赖期转向独立期。走进独立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始主动负责。(2)积极主动的空间在哪儿?“都是他逼我这么做的。”“你知道我妈那个人的,我必须听她的”“他太吵了,我只能打他一顿”“离婚手续太复杂,我只能和她在一起” ……这些

5、话是不是很熟悉?这些都是把刺激到回应之间自己那部分的责任推卸给他人的表现。事实上,在刺激到回应之间,我们还有很大一部分空间,可以做出自主选择。母亲逼迫我们选择不喜欢的职业,这就是一种外界刺激。当刺激发生后,我们可以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反抗母亲,也可以选择让母亲高兴而顺从她的选择——但记住,这最终是经由你自己选择的,而不要再说自己是被逼无奈。这就是积极主动的开端,习惯主动负责,遇到再不好的境遇,才会知道没有人可以逼迫我,我永远有选择走哪一条路的主动权。(3)影响圈与关注圈明白自己要积极主动后,我们应该主动投身哪些事情,才能做到高效

6、能呢?上图形象地告诉了我们答案。除去我们没兴趣、不关注的部分,世上的事情都处在我们的关注圈,而其中有一部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就是影响圈。积极主动者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长此以往,他们的影响圈会逐渐扩大;消极者过于关注无法改变的部分,则容易产生消极能量,使影响圈不断缩小……所以,我们应该——2.以终为始(1)两次创造任何事物都需经过两次创造,一次在头脑中,一次在实际中。这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建造一座花园,总是先脑中有了构思,再在笔下绘制蓝图付诸建造。人生也是一样。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早年生活环境、早年受教育情

7、况及外界限制构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创造,可能很潦草,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今后的漫长一生,则取决于你就此顺流而下,还是主动设计第二次的创造。(2)设计的准则是什么?这取决于目的是什么。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先明确目的——也就是终点。我们总是先看见终点,然后奔向终点。做每一件事都如此。而渺茫如人生,也应当有这样一座遥远的灯塔可供眺望,继而将我们的每一步、每一件事都统纳到正确的航向上,安全出行。(3) 人生应当以什么为灯塔(中心)?这还是需要回到核心区域来回答。还记得影响圈和关注圈吗?就我们所看到的,有人以事业为中心、有人以金钱为中心、

8、有人以配偶为中心、有人以孩子为中心……然而这一切大都处于影响圈与关注圈的边界,是否可控并不由我们一个人说了算。 “所以,既然生活中心如此摇摆不定,我们自己难免情绪起起落落,一会儿意气风发,一会儿颓废沮丧,没有稳固的方向,也没有稳定的力量。” 所以史蒂芬·柯维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