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计划总结之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doc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doc

ID:55299893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9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doc_第1页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doc_第2页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幼儿园计划总结之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中心幼儿园 一、个案情况简述刘文娟小朋友出生后,父母在外地打工,由婆婆抚养,那时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没有一点异常表现。三岁那年父母亲离婚,之后,被接回家生活。此后,发现刘文娟小朋友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常独自发呆,连家人她也不理睬。二、个案观察记录前年我接大班时,有老师向我介绍,说这个班有个叫刘文娟的孩子是一个傻子,让我多费点心思。第一天走进活动室,也听到小朋友喊她傻子,我及时加以了制止。经过几天的观察,我也发现这个孩子很能特殊:她很少和老师、小朋友说话,却常常自言自语;晨间活动时,他离小朋友

2、远远的,独自看墙上的画或长时间仰望天空;教学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随便下位;游戏活动时,她在各个活动区东跑跑西逛逛,不能进入任何游戏角色。她还爱提一些奇怪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小鸟为什么会飞,两个1合起来是11吗?”等等。三、个案情况分析:针对上述情况,我觉得刘文娟小朋友虽然怪,但身体健康,很少生病,只是动作不太协调。老师讲的内容有的她也能听懂,提的有些问题,虽然可笑,但有的也很有道理。从初步了解的情况,我判定刘文娟并不傻,而是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又经历了父母的离婚,再加上三岁时又一下子从她熟悉的婆婆家送到

3、了陌生的爷爷家,心理上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此后又没有得到适当的方法对其加以教育、引导,造成了心理障碍,封闭自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四、教育措施1、家园沟通,互相配合。让家长多给孩子温暖与关爱,营造一些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2、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刘文娟曾被老师、小朋友称做傻子。因此,她很自卑,于是我从她的兴趣,特长方面入手,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如:数学课上,我发现他对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较熟练,并有兴趣,便有意经常让他回答问题,若回答正确,我就大加称赞,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同时也消除孩子们

4、对她的误解,渐渐地每到数学课上,刘文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有时还主动举手要求发言。以前每到绘画时,刘文娟就坐在那儿发呆,不敢下笔,我就鼓励他大胆作画,在绘画技巧上耐心地辅导,手把手的教育。有一次,他画出了一幅很不错的画,我特地在班上作了讲评,并展出来,下午她妈妈来接她时,我又当着刘文娟的面说:“刘文娟现在不但会画画了,而且画得很好。”刘文娟高兴地拉着妈妈去看她的画,一向自卑的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3、鼓励她礼貌地和老师、同伴交往。我发现刘文娟入园、离园时从不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使有意主动向她问好,或道再见

5、,慢慢地她也就能主动与我问好、道再见了,这时,我总是摸着她的头称赞她是有礼貌的好孩子。这之后,我又注意引导他学习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往。有一次绘画时,她的黑色水彩笔没水了,我示意边上的小朋友借给她,她毫无表情地准备拿走,我马上抓住小彩笔不放,眼睛直盯着她问:别人借给你笔,你应该怎么样?她怯生生地向那个小朋友道了谢。我还经常安排他给小朋友分发玩具、图书,给老师拿教具,当老师和小朋友道谢时,她自然要说“不用谢!”让她懂得应该礼貌与人交往。五、个案转化效果“面向全体,因人施教”。我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教育实践中付诸实施,我仔细分析原

6、因,寻找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她和小朋友关系变的融洽了,也愿意与小朋友交往了,在家也活泼多了,成为了一个爱学习、爱动脑筋,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文明礼貌的好孩子,园内再也没有人叫她“傻子”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