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ID:5530832

大小:21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17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1页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2页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3页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4页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合肥市高考模拟命题小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 2.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

2、,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见,宋太宗确实有意要削掉宰相的 A.人事权与司法权                   

3、      B.人事权与兵权 C.司法权与财权                           D.兵权与财权 4.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 A.备战充分                               B.盲目自信 C.同仇敌忾               

4、                D.知己知彼 5.“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zhài,病),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则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尤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下列表述是对梁启超这番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国运兴衰取决于国民素养                 B.提倡西学,反对愚昧 C.国民应当为国家而献身                   D.发展教育,振兴中华 6.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

5、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该材料表明 A.慈禧太后已对李鸿章产生了怀疑          B.李鸿章承认自己是“康党”成员    C.李鸿章支持维新派改革                  D.李鸿章与维新派的变革有相似之处 7.德龄(1886~1944),美籍华人女作家,满族人。1903年归国后,慈禧得知德龄通晓外文,便召她入宫,成为太后的第一女侍客,深得慈禧的宠爱和信任。她先后撰写了《紫禁城的黄昏》、《御香飘渺录》、《瀛台泣血记》、《我和慈禧太后》

6、等描写清宫的著作。这些著作描写的社会生活中,慈禧有可能 ①照像        ②坐汽车       ③乘飞机      ④听广播        ⑤看电影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8.“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A.满清政府                              B.封建制度              C.西方列强                              D

7、.北洋政府 9.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        B.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C.上海即将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D.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10.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如下:“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

8、曰:……”国共两党拜祭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