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必背)历史

(中考复习必背)历史

ID:5532000

大小:21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2-17

(中考复习必背)历史_第1页
(中考复习必背)历史_第2页
(中考复习必背)历史_第3页
(中考复习必背)历史_第4页
(中考复习必背)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必背)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届中考历史科复习必背资料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2010年新考点)1.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_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6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原始社会部落联

2、盟推举领袖的办法叫“禅让制”。(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l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p24l西周的制度——分封制:目的: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统治。l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封赐给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建立诸侯国,即“授民授疆土”。诸侯王在封国内在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诸侯必须效忠周王。作用: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权力起了重要作用l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

3、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3.商鞅变法(2008年考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l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大破赵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10年间,秦王嬴政

4、陆续灭掉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政治方面)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军事方面)御匈奴,筑长城。   (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

5、思想方面)焚书坑儒(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l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儒家学说成专制2.张骞通西域。(2008年考点)l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23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汉朝时人们把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玉门

6、关或阳关进入今新疆,后分天山南路或昆仑山北路到达更远的地方这条欧亚陆路交通要道叫做“丝绸之路”。(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2008年考点)l从西晋中期开始,由于中原混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补充了必要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江南自然条件好,经济迅速发展。386年,拓拔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同时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改革措施:他规定鲜卑人改穿汉服、使用汉语、采用汉

7、姓、鼓励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法制度。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l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注重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勤于政事,任用贤才,善于纳谏(魏征)。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了祥和安定的气象,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l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历史上说她的统治大有“贞观遗风”。▲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

8、元”,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达到鼎盛阶段,史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2.隋唐科举制度(2009年考点)的主要内容。科举制是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初创于隋朝,在唐朝得到完整。当时开考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等。1),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录用人才。(之前选拔官吏主要看门第的高低。)隋炀帝时,正是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2)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