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系列检测对狼疮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pdf

抗核抗体系列检测对狼疮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pdf

ID:55320094

大小:206.8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4

抗核抗体系列检测对狼疮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pdf_第1页
抗核抗体系列检测对狼疮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抗核抗体系列检测对狼疮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9月第18卷第27期医学检验抗核抗体系列检测对狼疮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李晖湖南省湘潭市湘钢医院检验科,湖南湘潭411101【摘要1目的:探讨血清中抗核抗体系列含量在狼疮性肾炎(LN)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0月收治的35例经确诊为狼疮性肾炎和50例经确诊为其他类型肾炎(易与狼疮性。肾炎混淆)的患者分别用线性免疫印迹法进行抗核抗体系列的检测。结果:狼疮性肾炎组患者的抗核抗体系列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狼疮性肾炎组,两组抗核抗体系列测定结果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0.01)。狼疮性肾炎组患者联合检测抗核抗体系列比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核抗体系列(ANA系列)联合检测对提高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早期诊断和鉴别狼疮性肾炎的标准之一。【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抗核抗体系列;线性免疫印迹法;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593.2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9(c)一073-02狼疮性肾炎(Ipusnephretis,LN)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19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20岁,平均42岁,

3、5O例患者均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有持续的蛋白尿,血肌酐升高,明显为肾损伤征象,其中有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田。从病理检查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O例进行了肾病理活检。患者中肾脏受损为90%左右。其临床表现复杂,肾脏损害较1.2方法为突出,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易对这两组患者即狼疮性肾炎患者组(LN组)与非狼疮性与其他类型肾病混淆。狼疮性肾炎是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肾炎患者组(非LN组),均进行静脉采血3m1,室温待凝,4h共同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静止期和活动

4、期交替出现为内分离出血清,4。C保存待检。一切准备就绪后,用线性免特点。因此如何对狼疮性肾炎做出正确的判断非常重要。血疫印迹技术(1ineimmunoassay,LIA)对这些患者血清按照试清学变化结合肾活检对狼疮性肾炎进行检查,前者不够准确剂说明书进行抗核抗体谱的检测,本次使用的试剂来源于德而后者具有创伤性阁。近些年人们对细胞核抗原中作为染色国德国HUMAN一1MTEC公司。实验者只需通过线性免疫检体基本结构的核小体认识逐渐增加,并发现在狼疮性肾炎患测法即可一次检出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DNA者的循环血和

5、肾组织中存在针对核小体的抗核小体抗体系抗体、抗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ENA)。列目前临床经常采用的抗核抗体系列包括:抗核抗体1.3统计学处理(ANA)、抗DNA抗体、抗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ENA)【引。初步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5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观察结果显示。核小体及其抗体系列在狼疮性肾炎的致病机理。两组患者三种抗体检测结果比较、联合检测抗核抗体系制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次笔者研究了3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列与单项检测阳性率对比等组间率的比较用x检验、t检血清中的抗核小体抗体系列的含量水平和5O例经确诊为其验、重复

6、测量方差等分析。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他类型肾炎患者抗核小体抗体系列的含量水平以便了解抗2结果核小体抗体系列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狼疮性肾炎中的意义。2.1两组患者3种抗体检测结果1资料与方法狼疮性肾炎患者组,抗核抗体(ANA)阳性30例,阳性率1.1一般资料为85.7%,抗DNA抗体阳性26例,阳性率为74.2%,抗核内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0月收治的35例肾病患可溶性抗原抗体(ENA)阳性20例,阳性率为57.1%。者,女性33例,男性2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6岁,平均非狼疮性肾炎患者组,本组患者

7、均为其他类型肾炎,经37岁,35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有持续蛋白尿,尿蛋白大过测定抗核抗体(ANA)阳性3例,阳性率为6.0%,抗DNA于0.2g/L,血肌酐均有升高,有16例患者进行了肾病理活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为4.0%,抗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检。另外,对照组为本院收治的50例经临床确诊为其他类(ENA)阳性1例,阳性率为2.0%。两组患者血清中三种抗体型肾炎患者即非狼疮性肾炎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f21王民强,周剑波,张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

8、sAg的应用体会IJ1_hepatitisBvaccines;【JJ.ClinVaccineImmunol,2010,17(8):1252—126O.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874—875.[6】胡焰,韩光宇.ELISA检测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郭唯.ELISA和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检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